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苯基吡咯烷-2-羧酸乙酯 | 54923-27-2

中文名称
1-苯基吡咯烷-2-羧酸乙酯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N-phenylprolinate
英文别名
ethyl 1-phenylpyrrolidine-2-carboxylate
1-苯基吡咯烷-2-羧酸乙酯化学式
CAS
54923-27-2
化学式
C13H17NO2
mdl
——
分子量
219.283
InChiKey
UBOKMOJCDSOTQ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苯基吡咯烷-2-羧酸乙酯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sodium phenylprol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苯乙烯与甘氨酸钠的 α-氨基甲基羧化:γ-氨基酸和 γ-内酰胺的合成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苯乙烯与甘氨酸钠和 CO 2 的还原性α-氨基甲基羧化反应,以高效和区域选择性地合成一系列α,α-二取代 γ-氨基酸和 γ-内酰胺。值得注意的是,从脱羧步骤释放的CO 2可以重新用于随后的羧化。与之前使用相同类型底物导致简单脱羧和烯烃加氢烷基化的反应不同,该过程涉及额外的 CO 2封存,从而导致烯烃 α-氨基甲基羧化。这些发现不仅提供了对α,α-二取代的γ-氨基酸和γ-内酰胺,但也可作为脱羧反应中CO 2 再利用的概念证明。
    DOI:
    10.1021/acs.orglett.1c00536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E)-5-bromopent-2-enoate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1-苯基吡咯烷-2-羧酸乙酯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N-(苯乙烯基烷基)苯胺激发复合物的形成和行为
    摘要:
    已经研究了几种苯胺间隔物-苯乙烯分子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行为,其中间隔物是短的聚亚甲基链。长波长激发选择性地激发苯胺发色团,苯胺发色团被苯乙烯分子内淬灭以产生分子内激发复合物。对于所研究的三级苯胺和三种二级苯胺之一,均观察到 Exciplex 荧光。在非极性与极性溶剂中更快速的激基复合物形成归因于极性苯胺单线态在极性溶剂中去溶剂化的必要性。分子内加合物的形成是二级苯胺的主要光化学过程,但对三级苯胺的效率非常低。
    DOI:
    10.1139/cjc-77-5-6-59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ron-promoted dealkylative carbene aminocyclization of δ-arylamino-α-diazoesters
    作者:Daniel Solé、Arianna Amenta、Cristina Campos、Israel Fernández
    DOI:10.1039/d0dt04373g
    日期:——
    N-aryl proline derivatives using amino-tethered α-diazoesters and cheap, readily available iron salts. Mechanistically, the aminocyclization reaction involves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an iron-carbene complex followed by a nucleophilic attack of the aniline nitrogen atom to give an ammonium ylide intermediate, which finally undergoes the iron-promoted dealkylation.
    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种新颖的方法,可使用氨基束缚的α-重氮酸酯和廉价,容易获得的铁盐来获得N-芳基脯氨酸衍生物。从机理上讲,氨基环化反应包括铁-卡宾络合物的初始形成,然后苯胺氮原子的亲核进攻,得到了叶立铵中间体,该中间体最后经历了铁促进的脱烷基反应。
  • Photoredox-Catalyzed α-Aminomethyl Carboxylation of Styrenes with Sodium Glycinates: Synthesis of γ-Amino Acids and γ-Lactams
    作者:Cong Zhou、Miao Li、Jianwei Sun、Jiang Cheng、Song Sun
    DOI:10.1021/acs.orglett.1c00536
    日期:2021.4.16
    previous reactions with the same type of substrates leading to simple decarboxylation and olefin hydroalkylation, this process involves additional CO2 sequestration, thus leading to olefin α-aminomethyl carboxylation. These findings not only provide new access to α,α-disubstituted γ-amino acids and γ-lactams but also serve as a proof of concept for CO2 reutilization in decarboxylation reactions.
    已开发出一种可见光光氧化还原催化的苯乙烯与甘氨酸钠和 CO 2 的还原性α-氨基甲基羧化反应,以高效和区域选择性地合成一系列α,α-二取代 γ-氨基酸和 γ-内酰胺。值得注意的是,从脱羧步骤释放的CO 2可以重新用于随后的羧化。与之前使用相同类型底物导致简单脱羧和烯烃加氢烷基化的反应不同,该过程涉及额外的 CO 2封存,从而导致烯烃 α-氨基甲基羧化。这些发现不仅提供了对α,α-二取代的γ-氨基酸和γ-内酰胺,但也可作为脱羧反应中CO 2 再利用的概念证明。
  • Formation and behavior of intramolecular <i>N-</i>(styrylalkyl)aniline exciplexes
    作者:Frederick D. Lewis、Jill M. Wagner-Brennan、Alan M. Miller
    DOI:10.1139/cjc-77-5-6-595
    日期:——
    investigated and for one of the three secondary anilines. More rapid exciplex formation in nonpolar vs. polar solvents is attributed to the necessity of desolvating the polar aniline singlet in polar solvents. Intramolecular adduct formation is the major photochemical process for the secondary anilines, but is highly inefficient for the tertiary anilines. The behavior of the intramolecular aniline-styrene
    已经研究了几种苯胺间隔物-苯乙烯分子的光物理和光化学行为,其中间隔物是短的聚亚甲基链。长波长激发选择性地激发苯胺发色团,苯胺发色团被苯乙烯分子内淬灭以产生分子内激发复合物。对于所研究的三级苯胺和三种二级苯胺之一,均观察到 Exciplex 荧光。在非极性与极性溶剂中更快速的激基复合物形成归因于极性苯胺单线态在极性溶剂中去溶剂化的必要性。分子内加合物的形成是二级苯胺的主要光化学过程,但对三级苯胺的效率非常低。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