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3-di(t-butoxycarbonylamino)-2-(4-nitrophenyl-carbonyloxy)-propane | 790701-0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di(t-butoxycarbonylamino)-2-(4-nitrophenyl-carbonyloxy)-propane
英文别名
1,3-Bis[(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amino]propan-2-yl (4-nitrophenyl) carbonate;1,3-bis[(2-methylpropan-2-yl)oxycarbonylamino]propan-2-yl (4-nitrophenyl) carbonate
1,3-di(t-butoxycarbonylamino)-2-(4-nitrophenyl-carbonyloxy)-propane化学式
CAS
790701-04-1
化学式
C20H29N3O9
mdl
——
分子量
455.465
InChiKey
SHGAROGUDJGWJ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14.9±55.0 °C(Predicted)
  • 密度:
    1.23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158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9

SDS

SDS:e0bc2f7d813316a8efada42bdee6d489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3-di(t-butoxycarbonylamino)-2-(4-nitrophenyl-carbonyloxy)-propane11-氨基十一酸三乙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以47%的产率得到1,3-di(t-butoxycarbonylamino)-2-[N-(10-carboxydecyl)carbamoyloxy]-propane
    参考文献:
    名称:
    表面等离振子共振成像测量合成多价抑制剂对志贺样毒素的抑制作用。
    摘要:
    目前正在开发各种新方法来在表面上构图生物分子并检测结合事件,以用于高通量分析应用。碳水化合物充当毒素,细菌和病毒的附着位点。固定的碳水化合物单元因此可以用于直接检测这些试剂或用作抑制剂评估的平台。在这项工作中,修饰的糖苷在金表面形成图案,以监测志贺样毒素(SLT)的同五聚体B5细胞识别亚基的结合。使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的无标记方法检测结合。为了实现抑制性结合,使用了两种合成的多价抑制剂,并且提出了SPR成像作为ELISA研究毒素抑制的一种简单替代方法。与研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现有方法(特别是ELISA)相反,由于减少了许多封闭,清洗和标记步骤的复杂性和人工工作,使用微图案传感器表面显示出优势。优化传感器表面上的碳水化合物受体密度,以实现SLT的最大结合。对于所研究的两种抑制剂中的每一种,测定的IC50值均在低纳摩尔范围内。
    DOI:
    10.1021/ac050423p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表面等离振子共振成像测量合成多价抑制剂对志贺样毒素的抑制作用。
    摘要:
    目前正在开发各种新方法来在表面上构图生物分子并检测结合事件,以用于高通量分析应用。碳水化合物充当毒素,细菌和病毒的附着位点。固定的碳水化合物单元因此可以用于直接检测这些试剂或用作抑制剂评估的平台。在这项工作中,修饰的糖苷在金表面形成图案,以监测志贺样毒素(SLT)的同五聚体B5细胞识别亚基的结合。使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的无标记方法检测结合。为了实现抑制性结合,使用了两种合成的多价抑制剂,并且提出了SPR成像作为ELISA研究毒素抑制的一种简单替代方法。与研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现有方法(特别是ELISA)相反,由于减少了许多封闭,清洗和标记步骤的复杂性和人工工作,使用微图案传感器表面显示出优势。优化传感器表面上的碳水化合物受体密度,以实现SLT的最大结合。对于所研究的两种抑制剂中的每一种,测定的IC50值均在低纳摩尔范围内。
    DOI:
    10.1021/ac050423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fficient synthesis of immolative carbamate dendrimer with olefinic periphery
    作者:Jeong-Kyu Lee、Young-Woong Suh、Mayfair C. Kung、Christopher M. Downing、Harold H. Kung
    DOI:10.1016/j.tetlet.2007.05.034
    日期:2007.7
    An efficient synthetic strategy for immolative carbarnate dendrons and dendrimers is described that requires no protection/deprotection in the convergent growth step. 1,3-Diamino-2-propanol was used as AB(2) building block and 4-nitrophenyl chloroformate as carbamate forming reagent. The method was demonstrated with a G3-dendron. A combination of convergent and divergent growth method was used to couple G2-dendrons to a G2-core or G3-dendrons to a tetrahedral G1-core with amine functional groups to form a spherical carbarnate dendrimer (G4) possessing an olefinic periphery. (c) 2007 Elsevier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 Measurements of the Inhibition of Shiga-like Toxin by Synthetic Multivalent Inhibitors
    作者:Vishal Kanda、Pavel Kitov、David R. Bundle、Mark T. McDermott
    DOI:10.1021/ac050423p
    日期:2005.12.1
    and to detect binding events are currently being developed for high-throughput assay applications. Carbohydrates serve as attachment sites for toxins, bacteria, and viruses. Immobilized carbohydrate units can thus be used to directly detect these agents or as a platform for inhibitor assessment. In this work, modified glycosides were patterned on gold surfaces to monitor the binding of the homopentameric
    目前正在开发各种新方法来在表面上构图生物分子并检测结合事件,以用于高通量分析应用。碳水化合物充当毒素,细菌和病毒的附着位点。固定的碳水化合物单元因此可以用于直接检测这些试剂或用作抑制剂评估的平台。在这项工作中,修饰的糖苷在金表面形成图案,以监测志贺样毒素(SLT)的同五聚体B5细胞识别亚基的结合。使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的无标记方法检测结合。为了实现抑制性结合,使用了两种合成的多价抑制剂,并且提出了SPR成像作为ELISA研究毒素抑制的一种简单替代方法。与研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现有方法(特别是ELISA)相反,由于减少了许多封闭,清洗和标记步骤的复杂性和人工工作,使用微图案传感器表面显示出优势。优化传感器表面上的碳水化合物受体密度,以实现SLT的最大结合。对于所研究的两种抑制剂中的每一种,测定的IC50值均在低纳摩尔范围内。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