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R)-9-benzyl-3-[(2R,3R)-5-(tert-butyldimethylsilyl)-3-hydroxy-2-methylpent-4-ynoyl]oxazolidin-2-one | 501012-88-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R)-9-benzyl-3-[(2R,3R)-5-(tert-butyldimethylsilyl)-3-hydroxy-2-methylpent-4-ynoyl]oxazolidin-2-one
英文别名
(4R)-benzyl-3-[5-(tert-butyldimethylsilyl)-(3R)-hydroxy-(2R)-methyl-4-pentynyl]-oxazolidin-2-one;(4R)-4-benzyl-3-[(2R,3R)-5-[tert-butyl(dimethyl)silyl]-3-hydroxy-2-methylpent-4-ynoyl]-1,3-oxazolidin-2-one
(R)-9-benzyl-3-[(2R,3R)-5-(tert-butyldimethylsilyl)-3-hydroxy-2-methylpent-4-ynoyl]oxazolidin-2-one化学式
CAS
501012-88-0
化学式
C22H31NO4Si
mdl
——
分子量
401.578
InChiKey
WZPYKGZTJHUIER-QRQLOZE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31.2±40.0 °C(Predicted)
  • 密度:
    1.117±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2
  • 重原子数:
    28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5
  • 拓扑面积:
    66.8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R)-9-benzyl-3-[(2R,3R)-5-(tert-butyldimethylsilyl)-3-hydroxy-2-methylpent-4-ynoyl]oxazolidin-2-one 在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4-二甲氨基吡啶copper(l) iodide锂硼氢四丁基氟化铵三乙胺红铝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乙醚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17.33h, 生成 (2S,3S,4E)-2-methyl-6-(triethylsilyloxymethyl)-1-trityloxyhepta-4,6-dien-3-ol
    参考文献:
    名称:
    合成异环氧-两性内酰胺N和脱环氧-碳北烯内酯I结构。最初的尝试。
    摘要:
    描述了两种计划有效地合成显着有效的抗肿瘤大环内酯类两性化合物N(1)和Caribenolide I(2)的策略。介绍了标题化合物,它们是化学合成的具有挑战性和独特的目标,并介绍了其逆合成分析。描述了合成对映体纯形式的安非他命内酯N(1)所需的四个定义的关键构造基团(10、39、67和72)的合成,然后将10、39和72偶联至alkyl烷基化过程可生成目标化合物(1)的完整C6-C29碳骨架。通过基于复分解的方法将剩余的C1-C5区段(72)融合到分子上是不成功的,导致采用第二代策略,该策略要求采用一系列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之一来生成C5-C6碳-碳键。乙烯基溴化物125代表了Caribenolide I(2)的C6-C29骨架,是通过10与溴化物116和碘化物55的顺序烷基化反应制备的,但未能与各种C1进行适当的交叉偶联反应C4合作伙伴。尽管遇到了这些挫折,但从这些努力中收集到的信息被证明
    DOI:
    10.1039/b602020h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ubstrate-controlled stereoselectivity in the Yamamoto aldol reaction
    摘要:
    山本 aldol 反应是一种依赖于笨态铝基路易斯酸的传统 aldol 反应。这些路易斯酸不仅激活醛,还成为烯醇负离子部分的一部分。该报告首次详细研究了底物控制的山本 aldol 反应,其中 2,3-syn 和 2,3-anti 二取代醛作为立体导向元素。β-位取代基的“大小”强烈决定了烯醇添加至醛的面选择性。大的取代基有利于形成 1,3-syn 二醇,而纤细的炔基团则优先生成 1,3-anti 产品。
    DOI:
    10.1039/c2ob26185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Cystothiazole E and Formal Syntheses of Cystothiazoles A and C by Pd0-Catalyze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作者:Thorsten Bach、Stefan Heuser
    DOI:10.1002/1521-3765(20021216)8:24<5585::aid-chem5585>3.0.co;2-1
    日期:2002.12.16
    The synthesis of the naturally occurring bithiazole (+)-cystothiazole E (1e) is described starting from oxazolidinone 2. It proceeded in 10 steps and an overall yield of 37%. The key reaction of the sequence was a Suzuki cross-coupling between bromobithiazole 4 and the (E)-alkenylboronic acid derived from alkyne 18 (94% yield). Prior to the synthesis, more general investigations related to the cross-coupling
    恶唑烷酮2开始描述了天然存在的噻唑(+)-巯基噻唑E(1e)的合成。它以10个步骤进行,总产率为37%。该序列的关键反应是噻唑4与衍生自炔烃18的(E)-烯基硼酸之间的Suzuki交叉偶联(收率94%)。在合成之前,进行了与噻唑4的交叉偶联有关的更广泛的研究。而Heck反应失败了,Suzuki和Stille的交叉偶联反应成功进行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源自炔烃11和烷12的烯基硼酸转化成相应的烯基联噻唑13(92%)和14(52%)。化合物4和烷5的Stille交叉偶联使得能够获得醛21(97%的收率),并为(+)-巯基噻唑E(1e)的替代路线铺平了道路。另外,醛21被转化为醛醇产物22(72%),该醛醇产物22已被用于先前合成的巯基噻唑A(1a)和C(1c)。在这方面,化合物21的制备代表了这些巯基噻唑的正式全合成。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R)-4-异丙基-2-恶唑烷硫酮 麻黄恶碱 顺-八氢-2H-苯并咪唑-2-酮 顺-1-(4-氟苯基)-4-[1-(4-氟苯基)-4-羰基-1,3,8-三氮杂螺[4.5]癸-8-基]环己甲腈 非达司他 降冰片烯缩醛3-((1S,2S,4S)-双环[2.2.1]庚-5-烯-2-羰基)恶唑烷-2-酮 阿齐利特 阿那昔酮 阿洛双酮 阿帕鲁胺 阿帕他胺杂质2 铟烷-2-YL-甲基胺盐酸 钾3-{2-[3-氰基-3-(十二烷基磺酰基)-2-丙烯-1-亚基]-1,3-噻唑烷-3-基}-1-丙烷磺酸酯 钠2-{[4,5-二羟基-3-(羟基甲基)-2-氧代-1-咪唑烷基]甲氧基}乙烷磺酸酯 重氮烷基脲 詹氏催化剂 解草恶唑 解草噁唑 表告依春 螺莫司汀 螺立林 螺海因氮丙啶 螺[咪唑烷-4,3'-吲哚啉]-2,2',5-三酮 螺[1-氮杂双环[2.2.2]辛烷-8,5'-咪唑烷]-2',4'-二酮 苯甲酸,4-氟-,2-[5,7-二(三氟甲基)-1,8-二氮杂萘-2-基]-2-甲基酰肼 苯氰二硫酸,1-氰基-1-甲基-4-氧代-4-(2-硫代-3-噻唑烷基)丁酯 苯妥英钠杂质8 苯妥英钠 苯妥英-D10 苯妥英 苯基硫代海因半胱氨酸钠盐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谷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蛋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苯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色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脯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异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天冬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亮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丙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D-苏氨酸 苯基硫代乙内酰脲-(NΕ-苯基硫代氨基甲酰)-赖氨酸 苯基乙内酰脲-甘氨酸 苏氨酸-1-(苯基硫基)-2,4-咪唑烷二酮(1:1) 色氨酸标准品002 膦酸,(2-羰基-1-咪唑烷基)-,二(1-甲基乙基)酯 脱氢-1,3-二甲基尿囊素 脱氢-1,3,8-三甲基尿囊素 聚(d(A-T)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