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了反应条件,该条件首次允许N-烷基亚
酰亚胺基酮的生成和二聚化,例如1d,同时避免了在常规条件下观察到的分子内重排。1d(22a)的二聚体是[4 + 2]环加成穿过一个
乙烯酮的C C键的结果。相反,NH亚
氨基酮基1c在C O键上二聚形成24b。此外,与更稳定的苯并氮杂
环丁酮14b平衡时,N-甲基苯并亚
氨基酮基
乙烯(5b)给出了正式的[4 + 4]二聚体8b。这三种二聚化模式的B3LYP / 6-31G(d)过渡结构计算可为这些不同的区域
化学反应提供解释。两个[4 + 2]二聚体都具有平面的伪周环过渡结构(25a和29b)。发现了形成8b的五个过渡结构。具有正交[4 + 4]几何形状(31)的5b的唯一伪周环二聚化具有仅0.7 kcal / mol的势垒。但是,总体最低能量途径涉及通过35在14b中的σ键上协同添加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