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现代分析技术合成并表征了一系列具有三齿 (NNO) 
配体供体的胺 (–) 和
亚胺 (,) 基
铜 (II) 配合物。所有复合物均经过 
2-氨基苯酚 (OAP) 氧化,形成 2-
氨基
吩恶嗪-3-酮,作为
吩恶嗪酮合酶的功能类似物。此外,在实验和理论研究中都对胺基配合物与其各自的
亚胺对应物的反应性进行了关键比较。例如,动力学测量表明,
亚胺基
铜(II)配合物(2.4 × 10–6.2 × 10 h)优于胺基(6.3 × 10–3.9 × 10 h)配合物。通过质谱法对两个体系的复合底物加合物 [Cu(L3)(OAP)] () 和 [Cu(L3)(OAP)] () 进行了表征。此外,还对基于胺- () 和
亚胺- () 的
铜(II) 络合物进行了DFT 研究,以比较它们氧化OAP 的功效。机理研究表明,确定 和 的反应性的关键基本步骤是中间体 i 发生的质子耦合电子转移 (PCET) 步骤。此外,计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