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nonan-5-yl)-1H-peryleno[1,12-efg]isoindole-1,3(2H)-dione | 1313436-1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onan-5-yl)-1H-peryleno[1,12-efg]isoindole-1,3(2H)-dione
英文别名
14-nonan-5-yl-14-azaheptacyclo[15.8.0.02,11.03,8.04,24.012,16.020,25]pentacosa-1(17),2(11),3(8),4,6,9,12(16),18,20(25),21,23-undecaene-13,15-dione
2-(nonan-5-yl)-1H-peryleno[1,12-efg]isoindole-1,3(2H)-dione化学式
CAS
1313436-17-7
化学式
C33H29NO2
mdl
——
分子量
471.599
InChiKey
KMTRVWHSKBWGL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9.5
  • 重原子数:
    36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7.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
  • 拓扑面积:
    37.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5-壬酮 在 ammonium acetate 作用下, 以 甲醇2,4-滴二甲胺盐 为溶剂, 反应 57.5h, 生成 2-(nonan-5-yl)-1H-peryleno[1,12-efg]isoindole-1,3(2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荧光N-取代的苯并per萘“燕尾”单酰亚胺的合成,表征和光物理研究
    摘要:
    合成了一组N-取代的苯并per单酰亚胺(BPI)荧光团,并对其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在“燕尾”烷基胺存在下缩合苯并per-1,2-二羧酸酐产生的荧光团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近紫外光下高度吸收(ε334 = 79 000 M –1 cm –1),并且在可见光范围内发出荧光。使用稳态和与时间相关的单光子计数研究了化合物的光物理行为。合成的BPI表现出正的发色光发射(λem(己烷)= 469 nm; λem(乙醇)= 550 nm)作为溶剂极性的函数,在所研究的极性范围内,其激发态寿命(9.6–6.5 ns)和荧光量子产率(0.27–0.44)几乎没有变化。使用Lippert-Mataga方法分析了色度变化。在非极性烃类溶剂中,观察到紧密间隔(562 cm –1)的S 1和S 2激发态双重发射的证据。初步确定了异常S 2发射的峰值。
    DOI:
    10.1021/jo200529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hotophysical Study of Fluorescent N-substituted Benzo[ghi]perylene “Swallow Tail” Monoimides
    作者:Steven J. Manning、William Bogen、Lisa A. Kelly
    DOI:10.1021/jo200529p
    日期:2011.8.5
    characterized structurally and photophysically. Condensation of benzo[ghi]perylene-1,2-dicarboxylic anhydride in the presence of “swallow tail” alkyl amines produced fluorophores that are soluble in a range of organic solvents, highly absorbing in the near-UV (ε334 = 79 000 M–1cm–1), and fluorescent in the visible range. Photophysical behavior of the compounds was studied with steady-state and time-correlated
    合成了一组N-取代的苯并per单酰亚胺(BPI)荧光团,并对其结构和光物理性质进行了表征。在“燕尾”烷基胺存在下缩合苯并per-1,2-二羧酸酐产生的荧光团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近紫外光下高度吸收(ε334 = 79 000 M –1 cm –1),并且在可见光范围内发出荧光。使用稳态和与时间相关的单光子计数研究了化合物的光物理行为。合成的BPI表现出正的发色光发射(λem(己烷)= 469 nm; λem(乙醇)= 550 nm)作为溶剂极性的函数,在所研究的极性范围内,其激发态寿命(9.6–6.5 ns)和荧光量子产率(0.27–0.44)几乎没有变化。使用Lippert-Mataga方法分析了色度变化。在非极性烃类溶剂中,观察到紧密间隔(562 cm –1)的S 1和S 2激发态双重发射的证据。初步确定了异常S 2发射的峰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