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2,3,4,5,6-heptahydro-1,1-(dihydroxo)tellurane | 947746-34-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2,3,4,5,6-heptahydro-1,1-(dihydroxo)tellurane
英文别名
tetrahydro-telluropyran-1,1-dihydroxide;Tetrahydro-telluropyran-1,1-dihydroxid;1,1-Dihydroxy-1lambda4-tellurane;1,1-dihydroxy-1λ4-tellurane
1,1,2,3,4,5,6-heptahydro-1,1-(dihydroxo)tellurane化学式
CAS
947746-34-1
化学式
C5H12O2Te
mdl
——
分子量
231.749
InChiKey
KHJUFIYXJFWJT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6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40.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2,3,4,5,6-heptahydro-1,1-(dihydroxo)tellurane二茂铁甲酸 为溶剂, 以96%的产率得到1,1,2,3,4,5,6-heptahydro-1,1-bis(ferrocenylcarboxylato)tellu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二茂铁基羧基)碲烷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已经开发了合成第一个双(二茂铁基羧基)碲烷的便捷途径。1,1,2,3,4,5,6-heptahydro-1,1-(dihydroxo)tellurane 和 1,1,2,3,4,5-hexahydro-1,1-(dihydroxo)tellurophene 与二茂铁羧酸生成 1,1,2,3,4,5,6-heptahydro-1,1-bis(ferrocenyl carboxylato)tellurane (3) 和 1,1,2,3,4,5,-hexahydro-1 ,1-双(二茂铁基羧基)碲苯 (5),分别。3 的 X 射线结构表明它包含一个碲杂环 (C5H10Te),以椅子构象存在,夹在两个二茂铁单元之间,羧酸根作为间隔基团。化合物 3 还表现出适度的二次谐波产生 (SHG) 效率。通过循环伏安法对 3 和 5 的电化学研究表明只有一个氧化波,
    DOI:
    10.1139/v07-073
  • 作为产物:
    描述:
    1,1-二碘碲烷 在 AgOH 作用下, 反应 0.75h, 生成 1,1,2,3,4,5,6-heptahydro-1,1-(dihydroxo)tellur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二茂铁基羧基)碲烷的合成与表征
    摘要:
    已经开发了合成第一个双(二茂铁基羧基)碲烷的便捷途径。1,1,2,3,4,5,6-heptahydro-1,1-(dihydroxo)tellurane 和 1,1,2,3,4,5-hexahydro-1,1-(dihydroxo)tellurophene 与二茂铁羧酸生成 1,1,2,3,4,5,6-heptahydro-1,1-bis(ferrocenyl carboxylato)tellurane (3) 和 1,1,2,3,4,5,-hexahydro-1 ,1-双(二茂铁基羧基)碲苯 (5),分别。3 的 X 射线结构表明它包含一个碲杂环 (C5H10Te),以椅子构象存在,夹在两个二茂铁单元之间,羧酸根作为间隔基团。化合物 3 还表现出适度的二次谐波产生 (SHG) 效率。通过循环伏安法对 3 和 5 的电化学研究表明只有一个氧化波,
    DOI:
    10.1139/v07-07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s(ferrocenylcarboxylato)telluranes
    作者:Prakash C Srivastava、Sangeeta Bajpai、Rajesh Kumar、Shikha Srivastava、Vikas Singh、Shrinkhala Dwivedi、Ray J Butcher
    DOI:10.1139/v07-073
    日期:2007.7.1
    structure of 3 shows that it contains a tellurium heterocycle (C5H10Te), present in a chair conformation, sandwiched between two ferrocene units with carboxylate groups acting as spacers. Compound 3 also exhibits modest second harmonic generation (SHG) efficiency. The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of 3 and 5 through cyclic voltammetry show only one oxidation wave, indicating the presence of independent redox
    已经开发了合成第一个双(二茂铁基羧基)碲烷的便捷途径。1,1,2,3,4,5,6-heptahydro-1,1-(dihydroxo)tellurane 和 1,1,2,3,4,5-hexahydro-1,1-(dihydroxo)tellurophene 与二茂铁羧酸生成 1,1,2,3,4,5,6-heptahydro-1,1-bis(ferrocenyl carboxylato)tellurane (3) 和 1,1,2,3,4,5,-hexahydro-1 ,1-双(二茂铁基羧基)碲苯 (5),分别。3 的 X 射线结构表明它包含一个碲杂环 (C5H10Te),以椅子构象存在,夹在两个二茂铁单元之间,羧酸根作为间隔基团。化合物 3 还表现出适度的二次谐波产生 (SHG) 效率。通过循环伏安法对 3 和 5 的电化学研究表明只有一个氧化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