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amino-5-(aminomethyl)phenol dihydrochlor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amino-5-(aminomethyl)phenol di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2-Amino-5-(aminomethyl)phenol hydrochloride;2-amino-5-(aminomethyl)phenol;hydrochloride
2-amino-5-(aminomethyl)phenol di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7H10N2O*2ClH
mdl
——
分子量
211.091
InChiKey
WZFLHFLCRDPOTR-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5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72.3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3-(4-chloro-5-fluoropyrimidin-2-yl)-1-(2-fluorobenzyl)-1H-pyrazol-5-yl)isoxazole2-amino-5-(aminomethyl)phenol dihydrochlorid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38%的产率得到2-amino-5-(((5-fluoro-2-(1-(2-fluorobenzyl)-5-(isoxazol-3-yl)-1H-pyrazol-3-yl)pyrimidin-4-yl)amino )methyl)phenol
    参考文献:
    名称:
    [EN] PYRAZOLE DERIVATIVES AS SGC STIMULATORS
    [FR] DÉRIVÉS DE PYRAZOLE UTILISÉS COMME STIMULATEURS DE SGC
    摘要:
    描述了咪唑和吡唑衍生物,它们可作为sGC的刺激剂,特别是NO独立、依赖血红素的刺激剂。这些化合物还可用于治疗、预防或管理本文中披露的各种疾病。
    公开号:
    WO2016044447A1
  • 作为产物:
    描述:
    4-nitro-3-hydroxybenzaldehyde O-methyloxime盐酸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20.0 ℃ 、241.32 kPa 条件下, 反应 3.0h, 以2.5 g的产率得到2-amino-5-(aminomethyl)phenol di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4-(苄基氨基亚甲基)异喹啉-1,3-(2 H,4 H)-二酮和4-[(吡啶基甲基)氨基亚甲基]异喹啉-1,3-(2 H,4 H)-二酮具有较强的选择性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的抑制剂
    摘要:
    此处报道了一系列4-(苄基氨基亚甲基)异喹啉-1,3-(2 H,4 H)-二酮和4-[(吡啶基甲基)氨基亚甲基]异喹啉-1,3-(2 H,4 H)-二酮衍生物代表一类新型的潜在抗肿瘤药,与CDK2和CDK1相比,它有力和选择性地抑制CDK4。在苄基氨基机头,一个3-OH的取代基是必需的苯环为CDK4抑制活性,这是进一步提高上时碘,芳基,杂芳基,吨在异喹啉-1,3-二酮核的C-6位置引入丁基或环戊基取代基。为了规避与酚OH基团的4 -取代的3-OH苯基机头有关的代谢责任,我们采取两种方法:第一,引入氮气ø -或p -在苯环的3-OH基团; 第二,用N-取代的2-吡啶酮代替苯基头基。我们在这里介绍了合成,SAR数据,代谢稳定性数据和CDK4模拟模型,该模型解释了我们的CDK4选择性抑制剂的结合,效能和选择性。
    DOI:
    10.1021/jm801026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