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F-methyl-4 methyl-6 coumarine | 575-0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F-methyl-4 methyl-6 coumarine
英文别名
6-methyl-4-trifluoromethyl-coumarin;6-Methyl-4-trifluormethyl-cumarin;6-Methyl-4-(trifluoromethyl)coumarin;6-methyl-4-(trifluoromethyl)chromen-2-one
F-methyl-4 methyl-6 coumarine化学式
CAS
575-01-9
化学式
C11H7F3O2
mdl
——
分子量
228.171
InChiKey
RWDGPFSCPRSUN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甲酚三氟乙酰乙酸乙酯硫酸 作用下, 反应 48.0h, 以66%的产率得到F-methyl-4 methyl-6 couma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F-烷基-4香豆素的合成及等光谱
    摘要:
    在本文中,我们报告了24种新的F-烷基-4香豆素及其合成中间体,即相应的F-烷基β-酮酯的合成和光谱特征。反应产率取决于原料和环化剂的性质。在每种化合物中都指定了1 H和19 F NMR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并且观察到了一种新型的长距离HF耦合常数5 J,并通过几何,空间和电子效应将其解释为通过空间耦合。
    DOI:
    10.1016/s0022-1139(00)8220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ilica-supported silver nanoparticles as an efficient catalyst for aromatic C–H alkylation and fluoroalkylation
    作者:Mikhail N. Khrizanforov、Svetlana V. Fedorenko、Asiya R. Mustafina、Kirill V. Kholin、Irek R. Nizameev、Sofia O. Strekalova、Valeriya V. Grinenko、Tatiana V. Gryaznova、Rustem R. Zairov、Raffaello Mazzaro、Vittorio Morandi、Alberto Vomiero、Yulia H. Budnikova
    DOI:10.1039/c8dt01090k
    日期:——
    temperature under nanoheterogeneous electrochemical conditions. Negligible oxidative leaching of silver from Ag0/+@SiO2 is recorded during the catalytic coupling of arenes with acetic, difluoroacetic and trifluoroacetic acids, which enables the good recyclability of the catalytic function of the Ag0/+@SiO2 nanostructure. The catalyst can be easily separated from the reaction mixture and reused a minimum of
    芳香族CH键的氧化烷基化和氟烷基化的有效催化在制药和农业化学工业中至关重要,需要开发具有高催化活性和可回收性的便捷的基于Ag 0的纳米结构。我们制备了具有特定纳米结构的掺Ag二氧化硅纳米颗粒(Ag 0 / + @SiO 2),其中将超小型芯浸入40 nm大小的二氧化硅球中。纳米结构无需任何外部氧化剂即可有效地进行Ag + @SiO 2的电化学氧化。反过来,Ag + @SiO 25 mol%导致在纳米异质电化学条件下,室温下一步一步将芳烃100%转化为其烷基化和代烷基化衍生物。在芳烃乙酸二氟乙酸三氟乙酸的催化偶联过程中,从Ag 0 / + @SiO 2的氧化浸出可忽略不计,这使Ag 0 / + @SiO 2纳米结构的催化功能具有良好的可回收性。催化剂可以很容易地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并在电化学再生时至少重复使用五次。使用已开发的Ag 0 @SiO 2 纳米结构作为非均相催化剂可
  • 713. Organic fluoro-compounds. Part VI. Some trifluoromethyl-chromones and -coumarins
    作者:W. B. Whalley
    DOI:10.1039/jr9510003235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