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的工作中,我们基于各种供体基团与相似的桥基和受体部分共轭,合成了三种新型有机敏化剂。我们已经研究了具有共用桥基和锚定基敏化剂的供体基团对光学,电
化学,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以及电子转移界面性质的影响。我们还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供体基团对结构几何形状,能量分布以及从HOMO到LUMO的能量转移的影响。与其他两种敏化剂相比,B2敏化剂包含高度共轭的强吸电子基团,并且从供体基团向锚定基团的电子转移发生得更快。但是,B2敏化剂表现出6。在1个阳光照射下效率为23%。IPCE频谱也清楚显示了供体基团对器械性能的影响。研究了增敏剂溶液中
鹅去氧胆酸(
CDCA)作为共吸收剂对DSSCs性能的影响,并显示出最高的效率(6.68%)。我们发现,共吸收剂可能会阻碍敏化剂的聚集并提高电子注入的产率,从而缩短短路电流(Jsc)。通过电
化学阻抗谱研究了器件的界面动力学,并通过拟合等效电路计算了电子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