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S)-3-(4'-methoxyphenyl)-4-methylpentanoic acid | 1359864-47-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S)-3-(4'-methoxyphenyl)-4-methylpentanoic acid
英文别名
(3S)-3-(4-methoxyphenyl)-4-methylpentanoic acid
(3S)-3-(4'-methoxyphenyl)-4-methylpentanoic acid化学式
CAS
1359864-47-3
化学式
C13H18O3
mdl
——
分子量
222.284
InChiKey
IJYNCBAHVKZWIQ-LBPRGKR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8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46.5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α-二氮杂酮的分子内布赫纳反应不对称合成顺式-7-甲氧基cal烯
    摘要:
    顺式-7-甲氧基cal并烯1的不对称合成是利用α-二氮杂酮7的分子内布赫纳反应作为合成途径中的关键步骤完成的。在平衡的氮杂环戊烯酮结构8还原后,所得的氮杂环戊烯9通过酸催化的芳构化过程重排为含有特征为1的6,6-元双环系统的二氢萘10。通过三步反应序列可以实现10到1的转化。
    DOI:
    10.1021/jo202499j
  • 作为产物:
    描述:
    (2E)-4-methylpent-2-enoic acid正丁基锂草酰氯copper(I) bromide dimethylsulfide complex 、 lithium hydroxide monohydrate 、 双氧水magne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4.33h, 生成 (3S)-3-(4'-methoxyphenyl)-4-methylpentan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α-二氮杂酮的分子内布赫纳反应不对称合成顺式-7-甲氧基cal烯
    摘要:
    顺式-7-甲氧基cal并烯1的不对称合成是利用α-二氮杂酮7的分子内布赫纳反应作为合成途径中的关键步骤完成的。在平衡的氮杂环戊烯酮结构8还原后,所得的氮杂环戊烯9通过酸催化的芳构化过程重排为含有特征为1的6,6-元双环系统的二氢萘10。通过三步反应序列可以实现10到1的转化。
    DOI:
    10.1021/jo202499j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alladium-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Directed C(sp<sup>3</sup>)–H Functionalization Using C<sub>5</sub>-Substituted 8-Aminoquinoline Auxiliaries
    作者:Yi Huang、Xiaoyan Lv、Hua-Rong Tong、Wenji He、Ziqian Bai、Hao Wang、Gang He、Gong Chen
    DOI:10.1021/acs.orglett.3c03688
    日期:2024.1.12
    8-Aminoquinoline (AQ) has proven to be a highly effective bidentate directing group for palladium-catalyzed C–H functionalization reactions. However, enantiocontrol of AQ-directed C(sp3)–H functionalization reactions has been challenging. Herein, a new protocol is presented for the Pd-catalyzed enantioselective arylation of unactivated β C(sp3)–H bonds of alkyl carboxamides with aryl iodides using a C5-iodinated
    8-氨基喹啉 (AQ) 已被证明是钯催化 C-H 官能化反应的高效双齿导向基团。然而,AQ 引导的 C(sp 3 )–H 官能化反应的对映体控制一直具有挑战性。在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案,用于使用 C 5 -碘化 8-氨基喹啉 (IQ) 辅助剂与 BINOL 配体共轭,对烷基羧酰胺的未活化 β C(sp 3 )–H 键与芳基碘化物进行 Pd 催化对映选择性芳基化。此外,C 5 -芳基取代的8-氨基喹啉辅助剂可以促进3-芳基丙酰胺的苄基C(sp 3 )-H键与相应的溴化物试剂在相似条件下的对映选择性烯基化和炔基化。
  •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i>cis</i>-7-Methoxycalamenene via the Intramolecular Buchner Reaction of an α-Diazoketone
    作者:Paul A. McDowell、David A. Foley、Patrick O’Leary、Alan Ford、Anita R. Maguire
    DOI:10.1021/jo202499j
    日期:2012.2.17
    The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cis-7-methoxycalamenene 1 has been accomplished using the intramolecular Buchner reaction of α-diazoketone 7 as the key step in the synthetic route. Upon reduction of the equilibrating azulenone structure 8, the resulting azulenol 9 rearranges to dihydronaphthalene 10 containing the 6,6-membered bicyclic ring system characteristic of 1, by means of an acid-catalyzed aromatization
    顺式-7-甲氧基cal并烯1的不对称合成是利用α-二氮杂酮7的分子内布赫纳反应作为合成途径中的关键步骤完成的。在平衡的氮杂环戊烯酮结构8还原后,所得的氮杂环戊烯9通过酸催化的芳构化过程重排为含有特征为1的6,6-元双环系统的二氢萘10。通过三步反应序列可以实现10到1的转化。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