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succinimidyl) naphthalene-1,4-dipropionate | 308123-2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succinimidyl) naphthalene-1,4-dipropionate
英文别名
naphthalene-1,4-diyldimethyl-di-malonic acid;Naphthalin-1,4-diyldimethyl-di-malonsaeure;2-[[4-(2,2-Dicarboxyethyl)naphthalen-1-yl]methyl]propanedioic acid;2-[[4-(2,2-dicarboxyethyl)naphthalen-1-yl]methyl]propanedioic acid
bis(succinimidyl) naphthalene-1,4-dipropionate化学式
CAS
308123-26-4
化学式
C18H16O8
mdl
——
分子量
360.32
InChiKey
CBUQXMXGULHTE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675.2±55.0 °C(Predicted)
  • 密度:
    1.53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8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2
  • 拓扑面积:
    149
  • 氢给体数:
    4
  • 氢受体数:
    8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succinimidyl) naphthalene-1,4-dipropionate 以95%的产率得到3-[4-(2-羧乙基)萘-1-基]丙酸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方酸结合的合成 β-环糊精二聚体:宿主结构对光物理特性、聚集体形成和化学反应性的影响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三种新型 β-环糊精二聚体主体的合成和应用,用于在水溶液中络合近红外 (NIR) 方酸染料。研究了一系列具有可变末端基团的八种不同的 N-取代的 N-甲基苯胺基方酸菁染料,其中最佳的正己基取代的方酸菁客体显示出比其他方酸菁-主体组合高几个数量级的结合常数,并且与文献报道的相当系统。此外,方酸染料与β-环糊精二聚体主体的疏水络合导致方酸的光物理性质、聚集倾向和水解衰变敏感性发生剧烈变化。
    DOI:
    10.1002/ejoc.201800283
  • 作为产物:
    描述:
    1,4-二甲基萘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 sodium hydride 、 过氧化苯甲酰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1.0h, 生成 bis(succinimidyl) naphthalene-1,4-dipropi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方酸结合的合成 β-环糊精二聚体:宿主结构对光物理特性、聚集体形成和化学反应性的影响
    摘要:
    本文报道了三种新型 β-环糊精二聚体主体的合成和应用,用于在水溶液中络合近红外 (NIR) 方酸染料。研究了一系列具有可变末端基团的八种不同的 N-取代的 N-甲基苯胺基方酸菁染料,其中最佳的正己基取代的方酸菁客体显示出比其他方酸菁-主体组合高几个数量级的结合常数,并且与文献报道的相当系统。此外,方酸染料与β-环糊精二聚体主体的疏水络合导致方酸的光物理性质、聚集倾向和水解衰变敏感性发生剧烈变化。
    DOI:
    10.1002/ejoc.2018002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ock; Walter, Chemische Berichte, 1942, vol. 75, p. 1158,1159
    作者:Lock、Walter
    DOI:——
    日期:——
  • Synthesis of a Naphthalene Endoperoxide as a Source of <sup>18</sup>O-labeled Singlet Oxygen for Mechanistic Studies
    作者:Glaucia R. Martinez、Jean-Luc Ravanat、Marisa H. G. Medeiros、Jean Cadet、Paolo Di Mascio
    DOI:10.1021/ja0016452
    日期:2000.10.1
  • 270. The chloromethylation of naphthalene and of tetralin
    作者:G. M. Badger、J. W. Cook、G. W. Crosbie
    DOI:10.1039/jr9470001432
    日期:——
  • Synthetic β‐Cyclodextrin Dimers for Squaraine Binding: Effect of Host Architecture on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Aggregate Formation and Chemical Reactivity
    作者:Sauradip Chaudhuri、Molly Verderame、Teresa L. Mako、Y. M. Nuwan D. Y. Bandara、Ashvin I. Fernando、Mindy Levine
    DOI:10.1002/ejoc.201800283
    日期:2018.5.8
    Reported herein is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three novel β-cyclodextrin dimer hosts for the complexation of near infrared (NIR) squaraine dyes in aqueous solution. A series of eight different N-substituted N-methyl anilino squaraine dyes with variable terminal groups are investigated, with an optimal n-hexyl substituted squaraine guest demonstrating binding constants orders of magnitude higher
    本文报道了三种新型 β-环糊精二聚体主体的合成和应用,用于在水溶液中络合近红外 (NIR) 方酸染料。研究了一系列具有可变末端基团的八种不同的 N-取代的 N-甲基苯胺基方酸菁染料,其中最佳的正己基取代的方酸菁客体显示出比其他方酸菁-主体组合高几个数量级的结合常数,并且与文献报道的相当系统。此外,方酸染料与β-环糊精二聚体主体的疏水络合导致方酸的光物理性质、聚集倾向和水解衰变敏感性发生剧烈变化。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