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cyano-N-(2,6-dichlorobenzylidene)acetohydrazide | 42596-41-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cyano-N-(2,6-dichlorobenzylidene)acetohydrazide
英文别名
2,6-Dichlorobenzylidene-cyanoacetic-acid-hydrazide;2-cyano-N-[(2,6-dichlorophenyl)methylideneamino]acetamide
2-cyano-N-(2,6-dichlorobenzylidene)acetohydrazide化学式
CAS
42596-41-8
化学式
C10H7Cl2N3O
mdl
MFCD00449836
分子量
256.091
InChiKey
OKXQHWDZJDMFM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3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65.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9-吖啶羧醛2-cyano-N-(2,6-dichlorobenzylidene)acetohydrazid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77.1%的产率得到1-(2,6-dichlorobenzylideneamino)-5-oxo-1,5-dihydro-10H-spiro[acridine-9,2-pyrrole]-4-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螺ro啶衍生物的合成,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拓扑异构酶抑制
    摘要:
    通过在the啶和苯基取代的环之间引入氰基-N-酰基hydr基团,然后自发环化,合成了九种新的螺oa啶衍生物。分析了这些新化合物的DNA结合特性,人拓扑异构酶IIα抑制作用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此外,进行对接分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物分子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有化合物都与BSA相互作用,这由10 4  M -1的荧光抑制常数证明。在该段具有氯和NO 2取代基的化合物苯环上的-位置证明了BSA相互作用的最佳结果。DNA结合常数由下式确定的UV-vis证明高值AMTAC-11和AMTAC-14数据,1.1×10 8 中号-1和4.8×10 6 中号-1,分别与所有其他呈现的10常数值5 中号- 1。AMTAC-06,氯对位与所使用的阳性对照相比,苯环上的-位呈现拓扑异构酶II抑制84.34%。对接研究表明,AMTAC-06能够在拓扑异构酶IIα活性位点插入DNA碱基对,从而在断裂后
    DOI:
    10.1016/j.bmc.2018.10.038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螺ro啶衍生物的合成,DNA和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人类拓扑异构酶抑制
    摘要:
    通过在the啶和苯基取代的环之间引入氰基-N-酰基hydr基团,然后自发环化,合成了九种新的螺oa啶衍生物。分析了这些新化合物的DNA结合特性,人拓扑异构酶IIα抑制作用和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此外,进行对接分析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生物分子与化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有化合物都与BSA相互作用,这由10 4  M -1的荧光抑制常数证明。在该段具有氯和NO 2取代基的化合物苯环上的-位置证明了BSA相互作用的最佳结果。DNA结合常数由下式确定的UV-vis证明高值AMTAC-11和AMTAC-14数据,1.1×10 8 中号-1和4.8×10 6 中号-1,分别与所有其他呈现的10常数值5 中号- 1。AMTAC-06,氯对位与所使用的阳性对照相比,苯环上的-位呈现拓扑异构酶II抑制84.34%。对接研究表明,AMTAC-06能够在拓扑异构酶IIα活性位点插入DNA碱基对,从而在断裂后
    DOI:
    10.1016/j.bmc.2018.10.03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up>1</sup> H, <sup>13</sup> C and <sup>15</sup> N NMR of spiro acridines integrated with pyrrole scaffolds
    作者:Mária Vilková、Michal Šoral、Michal Bečka、Ivan Potočňák、Danica Sabolová、Tibor Béres、Michal Dušek、Ján Imrich
    DOI:10.1002/mrc.4974
    日期:2020.2
    5‐dihydro‐10′H‐ spiro[acridine‐9′,2‐pyrrole]‐4‐carbonitriles 5b–i (Scheme 2). In our work, we synthesized altogether nine derivatives of 5, of which five derivatives, 5b,d,e,g,i, have been described previously. Although H and C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data for the compounds 5b,d,e,g,i were already published in papers, 17] reporting also their biological activity, the data were
    吖啶是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强大的生物学特性,是我们长期研究的重点。酰-腙片段 CH=N─NH─CO 是一个重要的结构单元,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抗炎和抗结核。在酰-腙的合成中使用吖啶生物似乎对我们有利,因为它们具有有趣的抗病毒、抗菌和抗肿瘤特性。结合我们对新吖啶生物的持续研究,我们决定制备含有酰-腙和吖啶亚结构的化合物,用于合成杂环。起初,我们打算从 N'-[(E)-吖啶-9-基亚甲基]-2-基乙酰 (2a) 开始获得新的化合物 3(方案 1)。然而,我们发现 2a 与另一分子 acridin-9-甲醛(1a)通过亚甲基碳快速反应,形成非分离的中间体 4a,最终由于自发的螺环化作用形成螺环化合物 5a。正如之前报道的那样,我们再次观察到吖啶 C-9 碳对亲核攻击的特殊敏感性,从而能够随后形成五元螺环。由于酰2a与醛1a的快速反应,2a的进一步衍生化是不可能的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