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Amino-2-hexylsulfanyl-6-methylsulfanylpyrimidine-5-carbonitrile | 207691-33-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Amino-2-hexylsulfanyl-6-methylsulfanylpyrimidine-5-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
4-Amino-2-hexylsulfanyl-6-methylsulfanylpyrimidine-5-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207691-33-6
化学式
C12H18N4S2
mdl
——
分子量
282.434
InChiKey
WNRKGZZNQHOZS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1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7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8
  • 拓扑面积:
    12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2,4,5-三-和2,4,5,6-四取代嘧啶的新型溶液固相方法及其转化为稠合杂环
    摘要:
    通过缩合3型硫脲盐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腈的缩合反应合成2,4,5-三-和2,4,5,6-四取代的嘧啶5a-d和7a,e,f,g (4首先在溶液中(流程1)分别建立)和[双(甲硫基)亚甲基]丙二腈(6),然后使用与聚合物结合的硫代铀盐11(流程3)成功地将其转移到固体载体上。进一步的研究针对由2-(烷硫基)嘧啶7a(方案2)获得的2-(烷基亚磺酰基)中间体的多方向裂解程序)或12和14(方案3和4),用不同的亲核试剂形成高度取代的嘧啶。另外,稠合杂环衍生物22A - H,24A-C ,和26A-E在产生良好至优秀通过缩合收率7a中,E,H与多功能的异氰酸酯和异硫氰酸酯,与随后烷基化(方案5) 。
    DOI:
    10.1002/hlca.19980810315
  • 作为产物:
    描述:
    2-hexylisothiourea hydrobromide[双(甲硫基)亚甲基]丙烷二腈N,N-二异丙基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以78%的产率得到4-Amino-2-hexylsulfanyl-6-methylsulfanylpyrimidine-5-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2,4,5-三-和2,4,5,6-四取代嘧啶的新型溶液固相方法及其转化为稠合杂环
    摘要:
    通过缩合3型硫脲盐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腈的缩合反应合成2,4,5-三-和2,4,5,6-四取代的嘧啶5a-d和7a,e,f,g (4首先在溶液中(流程1)分别建立)和[双(甲硫基)亚甲基]丙二腈(6),然后使用与聚合物结合的硫代铀盐11(流程3)成功地将其转移到固体载体上。进一步的研究针对由2-(烷硫基)嘧啶7a(方案2)获得的2-(烷基亚磺酰基)中间体的多方向裂解程序)或12和14(方案3和4),用不同的亲核试剂形成高度取代的嘧啶。另外,稠合杂环衍生物22A - H,24A-C ,和26A-E在产生良好至优秀通过缩合收率7a中,E,H与多功能的异氰酸酯和异硫氰酸酯,与随后烷基化(方案5) 。
    DOI:
    10.1002/hlca.1998081031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Novel Solution- and Solid-Phase Approach to 2,4,5-tri- and 2,4,5,6-tetrasubstituted pyrimidines and their conversion into condensed heterocycles
    作者:Thierry Masquelin、Daniel Sprenger、Roman Baer、Fernand Gerber、Yves Mercadal
    DOI:10.1002/hlca.19980810315
    日期:——
    and [bis(methylthio)methylidene]malononitrile (6), respectively, was first established in solution (Scheme 1) and successfully transferred onto solid support by using the polymer-bound thiouronium salt 11 (Scheme 3). Further investigations were directed toward a multidirectional cleavage procedure of the 2-(alkylsulfinyl) intermediates, obtained from the 2-(alkylthio)pyrimidines 7a (Scheme 2) or 12
    通过缩合3型硫脲盐与(乙氧基亚甲基)丙二腈的缩合反应合成2,4,5-三-和2,4,5,6-四取代的嘧啶5a-d和7a,e,f,g (4首先在溶液中(流程1)分别建立)和[双(甲硫基)亚甲基]丙二腈(6),然后使用与聚合物结合的硫代铀盐11(流程3)成功地将其转移到固体载体上。进一步的研究针对由2-(烷硫基)嘧啶7a(方案2)获得的2-(烷基亚磺酰基)中间体的多方向裂解程序)或12和14(方案3和4),用不同的亲核试剂形成高度取代的嘧啶。另外,稠合杂环衍生物22A - H,24A-C ,和26A-E在产生良好至优秀通过缩合收率7a中,E,H与多功能的异氰酸酯和异硫氰酸酯,与随后烷基化(方案5)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