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amino)but-2-enamide | 63896-88-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amino)but-2-enamide
英文别名
3-(Methylamino)-2-butenamide
3-(methylamino)but-2-enamide化学式
CAS
63896-88-8
化学式
C5H10N2O
mdl
——
分子量
114.147
InChiKey
YXXVFMTWMRIYF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1
  • 重原子数:
    8.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55.12
  • 氢给体数:
    2.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methylamino)but-2-enamide4-methylbenzenediazonium tetraphenylborate二氯甲烷甲苯 为溶剂, 反应 2.5h, 以69%的产率得到6-[1-(methylamino)ethylidene]-2-(4-methylphenyl)-3,3-diphenyl-4H-1,2,4,3λ4-triazaborine-5-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氮四苯基硼酸盐与烯胺酰胺反应合成和表征新的硼化合物
    摘要:
    通过极化乙烯(例如 β-烯氨基酰胺)与 4-甲基苯重氮四苯基硼酸盐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恶氮硼烷、二氮杂硼烷、三氮杂硼烷和三氮杂硼烷。反应条件(在室温下在 CH2Cl2 中搅拌(方法 A)或在室温下与 CH2Cl2 中的 CH3COONa 一起搅拌(方法 B)或在 CH2Cl2/甲苯混合物中回流(方法 C))控制这些化合物的形成和相对含量一到三种产物的反应混合物。在 250 °C 时,取代的 oxazaborines 逐渐重排为 diazaborinones。制备的化合物通过 1H NMR、13C NMR、IR 和 UV-Vis 光谱、HRMS 或微量分析进行表征。单个化合物的结构通过 11B NMR、15N NMR、1D NOESY 和 X 射线分析确认。
    DOI:
    10.3390/molecules27020367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酰乙酰胺甲胺乙醇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58%的产率得到3-(methylamino)but-2-e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氮四苯基硼酸盐与烯胺酰胺反应合成和表征新的硼化合物
    摘要:
    通过极化乙烯(例如 β-烯氨基酰胺)与 4-甲基苯重氮四苯基硼酸盐反应制备了一系列恶氮硼烷、二氮杂硼烷、三氮杂硼烷和三氮杂硼烷。反应条件(在室温下在 CH2Cl2 中搅拌(方法 A)或在室温下与 CH2Cl2 中的 CH3COONa 一起搅拌(方法 B)或在 CH2Cl2/甲苯混合物中回流(方法 C))控制这些化合物的形成和相对含量一到三种产物的反应混合物。在 250 °C 时,取代的 oxazaborines 逐渐重排为 diazaborinones。制备的化合物通过 1H NMR、13C NMR、IR 和 UV-Vis 光谱、HRMS 或微量分析进行表征。单个化合物的结构通过 11B NMR、15N NMR、1D NOESY 和 X 射线分析确认。
    DOI:
    10.3390/molecules2702036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乙基3-氨基-2-羟基-2,5-二甲基-2H-吡咯-4-羧酸酯 乙基2-氨基-5-甲基-4H-1,3,4-噻二嗪-6-羧酸酯 3-氨基环戊-2-烯-1-酮 3-氨基丁烯酰胺 3-氨基-4,4,4-三氟丁-2-烯酸 3-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3-氨基-2-氰基-4,4,4-三氟-2-丁烯酰胺 3-氨基-2-氰基-3-碘代-2-烯酸甲酯 3-[甲基(3-甲基丁-2-烯基)氨基]环戊-2-烯-1-酮 3-(甲基氨基)环戊-2-烯-1-酮 3-(2-氨基-1-环戊烯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3,4-双(1-甲基肼基)-3-环丁烯-1,2-二酮 3,4-二氨基-3-环丁烯-1,2-二酮 2-氰基-3-肼基丙烯酸乙酯 2-氰基-3-二甲基氨基-2-丁酰胺 2-氰基-3-(二甲基氨基)丙烯酸甲酯 2-氰基-3-(丙-2-基氨基甲酰氨基)丙-2-烯酰胺 2-氰基-3,3-二甲氧基丙烯酰胺 2-氨基环庚烯-1-羧酸乙酯 2-氨基环己-1-烯羧酸 2-氨基-1-环戊烯甲酸乙酯 2-氨基-1-环戊烯-1-羧酸 2-氨基-1-环己烯-1-羧酸甲酯 2-氨基-1-环己烯-1-甲酸乙酯 2-[(二甲基氨基)亚甲基]环戊烷-1,3-二酮 2-[(二甲基氨基)亚甲基]-1,3-环己二酮 2-((二甲氨基)亚甲基)环己酮 1-环己基-3-(2-丁氧基羰基-1-环戊烯)脲 1-[(3aR,6aR)-2-氨基-3,3A,4,5,6,6A-六氢-1-戊搭烯基]乙酮 1-(2-氨基-1-环己烯-1-基)乙酮 1,3,6,8-四苯基芘 1,2-二(3,7-二甲基-5-丁氧基-1-氮杂-5-硼杂-4,6-二氧代环辛基)乙烷 (Z)-3-氨基-N-甲氧基-N-甲基-丁-2-烯酰胺 (Z)-3-(丁基氨基甲酰氨基)-2-氰基-丙-2-烯酸 (Z)-3-(丁基氨基甲酰氨基)-2-氰基-丙-2-烯酰胺 (Z)-2-氰基-3-(己基氨基甲酰氨基)丙-2-烯酰胺 (Z)-2-氯-3-甲基氨基丙烯酸乙酯 (Z)-2-(1-(叔丁基氨基)-2-甲基亚丙基)环戊烷-1-酮 (9ci)-2-氨基-1-环戊烯-1-羧酸甲酯 (9CI)-(2-氨基-3,4-二氧代-1-环丁-1-基)-脲 (7CI)-(2-氨基甲酰-2-氰基乙烯基)-脲 (2E)-3-(二甲基氨基)-3-(甲基氨基)丙烯醛 (2E)-3-(二甲基氨基)-3-(甲基氨基)丙烯醛 2-Bromo-5-tert-butyl-3,6-dihydroxy-[1,4]benzoquinone (5-Methyl-3,6-dioxo-cyclohexa-1,4-dienyl)-pyrrolidin-(2E)-ylidene-acetonitrile 2,6,6-Trimethyl-5-oxo-cyclohexa-1,3-dienecarboxylic acid ethyl ester 2-[(α-methylamino)ethanylidene]cyclohexanone 1-[2-(propylamino)cyclopenten-1-yl]ethanone 2,4-Bis-(α-brom-α-N-ethylcarboxamido)-methylen-1,3-dithietan cis-2,2-tetrakis(monothiosuccinimidato)dimolybdenum(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