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2-((4-(3-hydroxypropoxy)phenyl)thio)acetate | 1269425-30-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4-(3-hydroxypropoxy)phenyl)thio)acetate
英文别名
——
ethyl 2-((4-(3-hydroxypropoxy)phenyl)thio)acetate化学式
CAS
1269425-30-0
化学式
C13H18O4S
mdl
——
分子量
270.35
InChiKey
KRXSHNZBVNRKNC-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55.76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5.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固相偶联和后续目标识别的脂肪酸模拟物的功能化
    摘要:
    脂肪酸模拟物,例如吡力尼酸 (PA) 衍生物和 2-(苯硫基)链烷酸衍生物,是具有有趣药理学特征的类似药物的小分子。以前,我们已经将 PA 衍生物(例如,1)表征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PPARs) α 和 γ 的双重激动剂,以及微粒体前列腺素 E2-合酶-1 (mPGES-1) 和 5-脂氧合酶 (5-罗)。2-(苯硫基)链烷酸(例如,2)被证明是高活性和选择性的 PPARα 激动剂。受这些结果的鼓舞,我们希望鉴定其他靶蛋白,从而进一步探索这些分子的药理学特征。一种筛选潜在互动伙伴的优雅方法是所谓的“蛋白质捕鱼”方法。要求是将功能化小分子与用于生物实验的固相偶联。理想情况下,小分子的药效团尽可能保持完整。在这里,我们描述了功能化脂肪酸模拟物的成功设计和合成,从而为固相偶联和随后的“蛋白质-钓鱼”实验提供了一个合格的起点。
    DOI:
    10.1002/ardp.201000091
  • 作为产物:
    描述:
    4-羟基苯硫酚potassium carbon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氯仿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0h, 生成 ethyl 2-((4-(3-hydroxypropoxy)phenyl)thio)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鉴定2-巯基己酸作为5-脂氧合酶和微粒体前列腺素E 2合酶-1的双重抑制剂
    摘要:
    5-脂氧合酶(5-LO)和微粒体前列腺素E 2合酶(mPGES)-1是白三烯和前列腺素(PG)E 2生物合成中的关键酶,被认为是治疗炎性疾病的重要靶标。在这里,我们介绍2-巯基己酸衍生物作为5-LO和mPGES-1的双重抑制剂的鉴定。铅化合物2(4-(3-(3-联苯氧基丙氧基)苯硫基)己酸(21)在无细胞试验中抑制人5-LO和mPGES-1的IC 50分别 为3.5和2.2μM,并抑制5-LO在完整细胞中具有更高的效力(IC 50  = 0.9μM)。化合物21(10μM)既不显着抑制相关的12-或15-LO,也不抑制环氧合酶-1和-2或胞质磷脂酶A 2。基于对5-LO和mPGES-1的选择性和有效抑制,有必要进一步评估炎症的临床前模型中的这些2-巯基己酸。
    DOI:
    10.1016/j.bmc.2011.04.03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