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carbonylrhenium(I) halide complexes of 2-[(4R,6R)-4,6-dimethyl-1,3-dioxan-2-yl]pyridine (L1) and 2,6-bis[(4R,6R)-4,6-dimethyl-1,3-dioxan-2-yl]pyridine (L2): structure and solution stereodynamics
摘要:
非外消旋手性配体 2-[(4R,6R)-4,6-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2-基]吡啶(L1)和 2,6-双[(4R,6R)-4,6-二甲基-1、ReX(CO)5] 化合物(X = Cl、Br 或 I)反应,分别形成 fac-[ReX(CO)3(L1)] 和 fac-[ReX(CO)3(L2)]。配体通过吡啶环上的 N 供体和乙缩醛中的一个 O 原子以双齿方式与金属分子配位。[ReI(CO)3(L1)]和[ReBr(CO)3(L2)]的分子结构证实了这种成键模式。根据金属和缩醛碳原子的构型,可能存在四种非对映异构体。在固态下,[ReI(CO)3(L1)] 和 [ReBr(CO)3(L2)] 只分别以 RR 和 SR 非对映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在 L1 复合物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不同浓度的所有四种非对映异构体,其中以 SR 种类为主。在 L2 复合物的溶液中只能观察到四种可能的非对映异构体中的两种,SR 非对映异构体的非对映过量率约为 96%。在环境温度以上,这两个系列的络合物都具有通性。在[ReX(CO)3(L1)]复合物中,由于缩醛碳原子构型的形式反转,缩醛环的可逆翻转导致非对映异构体的成对交换;活化自由能在 78-82 kJ mol-1 之间。环翻转过程似乎是通过伪七配位过渡态发生的,在该过渡态中,乙缩醛环的两个 O 原子都与金属松散地结合在一起。L2 复合物中的垂环和配位缩醛环通过滴答-滴答机制进行交换;活化自由能在 75-79 kJ mol-1 之间。
Tricarbonylrhenium(I) halide complexes of 2-[(4R,6R)-4,6-dimethyl-1,3-dioxan-2-yl]pyridine (L1) and 2,6-bis[(4R,6R)-4,6-dimethyl-1,3-dioxan-2-yl]pyridine (L2): structure and solution stereodynamics
摘要:
非外消旋手性配体 2-[(4R,6R)-4,6-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烷-2-基]吡啶(L1)和 2,6-双[(4R,6R)-4,6-二甲基-1、ReX(CO)5] 化合物(X = Cl、Br 或 I)反应,分别形成 fac-[ReX(CO)3(L1)] 和 fac-[ReX(CO)3(L2)]。配体通过吡啶环上的 N 供体和乙缩醛中的一个 O 原子以双齿方式与金属分子配位。[ReI(CO)3(L1)]和[ReBr(CO)3(L2)]的分子结构证实了这种成键模式。根据金属和缩醛碳原子的构型,可能存在四种非对映异构体。在固态下,[ReI(CO)3(L1)] 和 [ReBr(CO)3(L2)] 只分别以 RR 和 SR 非对映异构体的形式存在。在 L1 复合物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不同浓度的所有四种非对映异构体,其中以 SR 种类为主。在 L2 复合物的溶液中只能观察到四种可能的非对映异构体中的两种,SR 非对映异构体的非对映过量率约为 96%。在环境温度以上,这两个系列的络合物都具有通性。在[ReX(CO)3(L1)]复合物中,由于缩醛碳原子构型的形式反转,缩醛环的可逆翻转导致非对映异构体的成对交换;活化自由能在 78-82 kJ mol-1 之间。环翻转过程似乎是通过伪七配位过渡态发生的,在该过渡态中,乙缩醛环的两个 O 原子都与金属松散地结合在一起。L2 复合物中的垂环和配位缩醛环通过滴答-滴答机制进行交换;活化自由能在 75-79 kJ mol-1 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