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6-tert-butyl-2,3-dicyanoanthracene | 147152-6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6-tert-butyl-2,3-dicyanoanthracene
英文别名
6-Tert-butylanthracene-2,3-dicarbonitrile
6-tert-butyl-2,3-dicyanoanthracene化学式
CAS
147152-63-4
化学式
C20H16N2
mdl
——
分子量
284.36
InChiKey
SJXDLDPVNYNIM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
  • 拓扑面积:
    47.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四叔丁基化四氮杂卟啉,酞菁,萘酞菁和蒽醌的合成,光谱和电化学,以及分子轨道计算。
    摘要:
    合成了在相似位置连接有四个叔丁基的四氮杂卟啉(TAPs),酞菁(Pcs),萘酞菁(Ncs)和蒽醌(Acs),并且它们的电子吸收,磁圆二色​​性(MCD),红外和伏安法通过量子力学计算来研究和解释其特性。通过制备具有相同数目的相同取代基的一系列化合物,清楚地得出了环系统尺寸增加的影响。主要结果可总结如下。1)Q谱带移至更长的波长,其强度增加,但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其变化程度减小。如果将直接与TAP骨架融合的苯的效应大小设置为1,第二和第三苯单元的影响分别约为0.8和0.5。2)在无金属化合物中Q带的分裂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H2Nc和H2Ac的Q带表现为单带。3)配体的激发态的轨道角动量的大小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而减小。4)有趣的是,根据1H NMR光谱中吡咯质子信号的位置判断,环电流似乎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而减小。5)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第一个还原电位的负值变少,但只有一点点,而第一个氧
    DOI:
    10.1002/chem.200400275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四叔丁基化四氮杂卟啉,酞菁,萘酞菁和蒽醌的合成,光谱和电化学,以及分子轨道计算。
    摘要:
    合成了在相似位置连接有四个叔丁基的四氮杂卟啉(TAPs),酞菁(Pcs),萘酞菁(Ncs)和蒽醌(Acs),并且它们的电子吸收,磁圆二色​​性(MCD),红外和伏安法通过量子力学计算来研究和解释其特性。通过制备具有相同数目的相同取代基的一系列化合物,清楚地得出了环系统尺寸增加的影响。主要结果可总结如下。1)Q谱带移至更长的波长,其强度增加,但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其变化程度减小。如果将直接与TAP骨架融合的苯的效应大小设置为1,第二和第三苯单元的影响分别约为0.8和0.5。2)在无金属化合物中Q带的分裂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而减小,因此H2Nc和H2Ac的Q带表现为单带。3)配体的激发态的轨道角动量的大小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而减小。4)有趣的是,根据1H NMR光谱中吡咯质子信号的位置判断,环电流似乎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而减小。5)随着分子大小的增加,第一个还原电位的负值变少,但只有一点点,而第一个氧
    DOI:
    10.1002/chem.20040027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etra(<i>tert</i>-butyl)-2,3-anthracenocyaninatoiron(II) Compounds
    作者:Michael Hanack、Reinhold Dieing、Ursula Röhrig
    DOI:10.1246/cl.1993.399
    日期:1993.3
    Bis(isocyanide) and bis(pyridine) complexes of tetra(tert-butyl)-2,3-anthracenocyaninatoiron(II) were synthesized from 6-tert-butyl-2,3-dicyanoanthracene and characterized by UV/Vis, NMR, and Mossbauer spectroscopy. Linear annulation of benzene rings to the phthalocyanine macrocycle produces a bathochromic shift of the Q-band. The first oxidation potential of the 2,3-anthracenocyanine macrocycle determined
    以 6-叔丁基-2,3-二合成四(叔丁基)-2,3-(II)的双(异)和双(吡啶)配合物,并通过紫外/可见光、核磁共振和穆斯堡尔光谱。苯环与酞菁大环的线性环化产生 Q 带的红移。循环伏安法测定的2,3-菁大环的第一氧化电位低于2,3-酞菁
  • Spectroscopic comparison of tetra-tert-butylated tetraazaporphyrin, phthalocyanine, naphthalocyanine and anthracocyanine cobalt complexes
    作者:Nagao Kobayashi、Shin-ichiro Nakajima、Tetsuo Osa
    DOI:10.1016/s0020-1693(00)83318-6
    日期:1993.8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齐斯托醌 黄决明素 马普替林相关物质D 马普替林杂质E(N-甲基马普替林) 马普替林杂质D 马普替林D3 马普替林 颜料黄199 颜料黄147 颜料黄123 颜料黄108 颜料红89 颜料红85 颜料红251 颜料红177 颜料紫27 顺式-1-(9-蒽基)-2-硝基乙烯 阿美蒽醌 阳离子蓝FGL 阳离子蓝3RL 长蠕孢素 镁蒽四氢呋喃络合物 镁蒽 锈色洋地黄醌醇 锂钠2-[[4-[[3-[(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1-蒽基)氨基]-2,2-二甲基-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苯-1,4-二磺酸酯 锂胭脂红 链蠕孢素 铷离子载体I 铝洋红 铂(2+)二氯化1-({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1:1) 钾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alpha-(丙烯酰氨基)-[4-[[9,10-二氢-4-(异丙基氨基)-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苯氧基]甲苯磺酸盐 钠[[3-[[4-(环己基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1-氧代丙基]氨基]苯磺酸盐 钠[3-[[9,10-二氢-4-(异丙基氨基)-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丁基]苯磺酸盐 钠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4-({4-[乙酰基(乙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2-[(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9,10-二氢-1-蒽基)氨基]-4-{[2-(磺基氧基)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酯 钠1-氨基-9,10-二氢-4-[[4-(1,1-二甲基乙基)-2-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钠1-氨基-4-[(3-{[(4-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3,4-二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1,3-苯并噻唑-2-基硫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醌茜隐色体 醌茜素 酸性蓝P-RLS 酸性蓝41 酸性蓝27 酸性蓝127:1 酸性紫48 酸性紫43 酸性兰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