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系列第4组茂金属(RCp)[Cp-(bridge)-(2-C 4 H 3 S)] MCl 2 [M = Ti(C1,C2,C3,C4); 已经合成了M = Zr(C5,C6,C7,C8),其在环戊二烯基环上带有噻吩侧基,并被表征和测试为乙烯聚合的催化剂前体。代表钛烷的C2和C4的分子结构X射线单晶衍射证实了这一点,并揭示了两种络合物均存在于单体弯曲茂金属的预期配位环境中。在固态下,未观察到噻吩基团与钛中心之间的分子内配位。在被甲基铝氧烷(MAO)激活后,钛烷C1,C2,C3,C4表现出中等的催化活性,并产生了高或超高分子量聚乙烯(M v 70.5–227.1×10 4 g mol -1)。钛新世C3活性更高,寿命更长,在30°C下的寿命将近9小时。在80-110°C的高温下,锆茂C5,C6,C7,C8显示高催化活性(高达27.6×10 5 克PE(摩尔Zr)的-1 ħ -1),得到高分子量聚乙烯(中号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