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分别对1,2,4,5-四氰基苯与pyr和菲的1:1供体-受体配合物1和2进行纳米压痕和刮擦实验,揭示了分子层的长程滑动和大的各向异性。由于这些晶体中的层状排列,这些在特定方向施加应力的实验导致了层间相互作用的中断,从而使分子片轻松滑动。综合大楼1具有层状晶体堆积,其中各层在(002)面下方倾斜68°,并且层间空间通过范德华相互作用而稳定。用Berkovich尖端压入该表面后,由于各层与压头尖端的半角(65.35°)紧密贴合,因此仅在压头的一侧观察到材料堆积。弹性模量(21%)和硬度(16%)的界面差异证明了晶体堆积的各向异性。在图2中,分子堆叠以交错的方式排列;没有层排列,并且层间稳定涉及CH····N氢键和π····π相互作用。与(001)相比,这导致(020)的模量更高(20%),尽管硬度的各向异性很小(4%)。使用AFM图像扫描和1和2分裂平面上四个正交纳米划痕的摩擦系数分析了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