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bis(2-benzoylpyridine)thiocarbohydrazone | 148240-4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bis(2-benzoylpyridine)thiocarbohydrazone
英文别名
bis(phenyl(2-pyridyl)methanone) thiocarbazone;bis[phenyl(2-pyridyl)methanone]thiocarbohydrazone;1,5-Bis[phenyl(2-pyridyl)methylene] thiocarbohydrazide;1,3-bis[[phenyl(pyridin-2-yl)methylidene]amino]thiourea
1,5-bis(2-benzoylpyridine)thiocarbohydrazone化学式
CAS
148240-46-4
化学式
C25H20N6S
mdl
——
分子量
436.54
InChiKey
HKVIIETUINUPO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5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0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alladium dichloride 、 1,5-bis(2-benzoylpyridine)thiocarbohydrazone甲醇氯仿 为溶剂,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 Pd(II) 双硫卡腙复合物的 DNA 和 BSA 结合研究:从抗癌药物类似物到抗新冠候选药物
    摘要:
    衍生自生物活性 1,5-双(2-苯甲酰吡啶)硫卡腙 ( 1 ) 和 1,5-双(二(2-吡啶基)酮)硫卡腙 ( 2 ) 的两种新型 Pd(II) 配合物被发现具有较高的推定倾向与活性再利用药物相比,SARS-CoV-2 病毒蛋白酶 M pro的活性位点。对配合物进行了物理化学表征并测定了它们的固态带隙(E g )。DFT 计算证实了实验数据,并提供了有关其可能的化学和生物反应性的见解。随着浓度的增加,这两种复合物对 DLA 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增强。计算机中的钯 (II) 复合物与生物分子双链 DNA 和 BSA 蛋白的分子对接研究显示出良好的结合亲和力。探索了这些复合物与小牛胸腺 DNA 和 BSA 蛋白的相互作用能力。与 CT-DNA 相互作用的吸收光谱研究表明,这两种复合物都能有效地与 DNA 结合,荧光光谱研究证实了结合的凹槽模式。与复合物1相比,具有吡啶基代替苯基的复合物2更有效地结合DNA。发现这两种复合物也与
    DOI:
    10.1016/j.inoche.2023.111326
  • 作为产物:
    描述:
    2-苯甲酰吡啶硫代卡巴肼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 甲醇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1,5-bis(2-benzoylpyridine)thiocarbohydraz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以吡啶基酮缩硫代卡巴腙为配体的铜配 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吡啶基酮缩硫代卡巴腙为配体的铜配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该铜配合物具体地说:是以2‑苯基吡啶基酮类硫代卡巴腙、异丙基‑2‑吡啶基酮类硫代卡巴腙为多齿配体的铜(II)金属配合物,并对该铜配合物进行了抗肿瘤活性实验,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活性。本发明通过设计合成此类铜配合物,极大的提高了单纯硫代卡巴腙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并且此类铜配合物对人肝脏正常细胞毒性较低,为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公开号:
    CN107936044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eparation, magnetic and EPR spectral studies of copper(II) complexes of an anticancer drug analogue
    作者:E. Manoj、M.R. Prathapachandra Kurup、Alex Punnoose
    DOI:10.1016/j.saa.2008.10.030
    日期:2009.4
    Ten new copper(II) complexes of five potential bisthiocarbohydrazone and biscarbohydrazone ligands were synthesized and physico-chemically characterized. The spectral and magnetic studies of compound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formation of asymmetric di-, tri- or tetranuclear copper(II) complexes of deprotonated forms of respective ligands. The variable temperatur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measurements
    合成了五个潜在的双代碳carb和双碳carb配体的十个新的(II)配合物,并进行了物理化学表征。化合物的光谱和磁性研究与相应配体去质子化形式的不对称二核,三核或四核(II)配合物的形成是一致的。所有配合物的可变温度磁化率测量结果表明,Cu(II)中心之间存在反磁相互作用,与非常宽的粉末EPR光谱一致。但是,发现冷冻溶液EPR光谱研究与固态磁研究相矛盾,这表明络合物在溶液中不是很稳定。发现与MALDI MS结果一致的复合物可能碎裂。
  • Self-assembled macrocyclic tetranuclear molecular square [Ni(HL)]44+ and molecular rectangle [Cu2Cl2L]2 {H2L = bis[phenyl(2-pyridyl)methanone] thiocarbazone}
    作者:He Cheng、Duan Chun-ying、Fang Chen-jie、Liu Yong-jiang、Meng Qing-jin
    DOI:10.1039/a909604c
    日期:——
    The conformationally rigid, nickel(II)-based cationic molecular square [Ni(HL)]44+ and copper(II)-based neutral molecular rectangle [Cu2Cl2L]2 were achieved via self-assembly from novel rigid pentadentate N4S ligand bis[phenyl(2-pyridyl)methanone] thiocarbazone (H2L). Crystal structure analyses show that the tetranuclear nickel(II) cation [Ni(HL)]44+ is located at the inversion center with four nickel
    构象刚性,(II)为主的阳离子分子平方[(HL)] 4 4+和(II)为主的中性分子矩形物[Cu 22 L] 2分别实现经由 自组装源自新型刚性五齿N 4 S配体 双[苯基(2-吡啶基)甲酮]硫脲(H 2 L)。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四核(II)阳离子[Ni(HL)] 4 4+位于反转中心,四个原子位于边长为Ni ⋯ Ni ca的正方形的角上。4.8Å,每个属中心由原子八面体配位,吡啶 氮 和 碳zone 氮原子从两个垂直HL - 配体。相对于属的平方阳离子原子位于正方形边缘之间的中间,每个原子以角度Ni–S–Ni的角度连接到两个原子。163°。四核(II)配合物[Cu 2 Cl 2 L] 2也位于反转中心,其中有四个原子在矩形的角上。矩形的两个边是边长为Cu ⋯ Cu为4.51Å的Cu–S–Cu桥,另外两个边是边长为Cu ⋯ Cu距离为3.41Å的双Cu–Cl–C
  • A novel manganese(II) bisthiocarbohydrazone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s, Hirshfeld surface analysis, DFT and molecular docking study with SARS-CoV-2
    作者:K.K. Mohammed Hashim、E. Manoj、M.R. Prathapachandra Kurup
    DOI:10.1016/j.molstruc.2021.131125
    日期:2021.12
    [Mn(H2L)Cl2]•H2O (1) of a ditopic ligand 1,5-bis(2-benzoylpyridine) thiocarbohydrazone (H2L) was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sed physico-chemically. A part of the mother solution of the complex 1 and THF yielded single crystals in a triclinic space group and are found same from the crystals obtained from another mixture of the mother solution and ethyl acetate. Single crystal XRD studies have confirmed the mononuclear
    合成了双位配体 1,5-双(2-苯甲酰吡啶)卡腙 (H 2 L) 的新型 Mn(II) 配合物 [Mn(H 2 L)Cl 2 ]·H 2 O ( 1 ) 并对其物理特性进行了表征。化学上。配合物1和THF的母液的一部分产生了三斜空间群的单晶,并且与从母液和乙酸乙酯的另一混合物获得的晶体发现相同。单晶 XRD 研究证实了单核配合物的形成并且 Mn(II) 中心之间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相反,络合物1在氯仿中的溶液产生了晶体学上不同的单斜络合物[Mn(H 2 L)Cl 2 ]·CHCl 3 ( 1a ),并且也通过单晶XRD进行了表征。配体通过原子配位,在两种配合物中围绕 Mn(II) 中心形成四角锥体几何形状。发现复合物的分子堆积受到溶剂包含物性质的影响,并通过晶格中不同的非共价相互作用来稳定。分子间相互作用通过 Hirshfeld 表面分析进行量化,表明 H•••Cl 相互作用对配合物1a中的总
  • A mixed-valence (FeII)2(FeIII)2 square for molecular expression of quantum cellular automata
    作者:Yonggang Zhao、Dong Guo、Yang Liu、Cheng He、Chunying Duan
    DOI:10.1039/b811061a
    日期:——
    A di-mixed-valence molecular square (FeII)2(FeIII)2 with two extra mobile electrons (or holes) occupying the opposite corners is achieved viaself-assembly as a pure phase with remarkable stability for molecular expression of quantum cellular automata (QCA).
    一个双混合价的分子方形 (FeII)2(FeIII)2 通过自组装实现,在对角的两个角落占据两个额外的移动电子(或孔),作为一种纯相,具有显著的稳定性,适用于量子细胞自动机(QCA)的分子表达。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