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6,7-tetradeoxy-D-threohept-3-ulose | 1287267-42-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6,7-tetradeoxy-D-threohept-3-ulose
英文别名
(4S,5R)-4,5-dihydroxyheptan-3-one
1,2,6,7-tetradeoxy-D-threohept-3-ulose化学式
CAS
1287267-42-8
化学式
C7H14O3
mdl
——
分子量
146.186
InChiKey
BUTVXTZGHJRZGC-VDTYLAM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1
  • 重原子数:
    10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6
  • 拓扑面积:
    57.5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丙醛1-羟基-2-丁酮 在 E. coli fructose 6-phosphate aldolase 作用下, 以 glycyl-glycine buffer 为溶剂, 以35%的产率得到1,2,6,7-tetradeoxy-D-threohept-3-ulose
    参考文献:
    名称:
    扩大脱氧糖的糖多样性:天然和工程化的Transaldolases释放了互补的底物空间
    摘要:
    大多数原核药物以糖基化形式生产,糖部分的脱氧水平对药物的生物特性具有深远的影响。由于需要繁琐的保护基操作,化学脱氧具有挑战性。对于碳糖化直接从头产生脱氧糖的生物催化,并通过选择酶和醛醇成分确定对脱氧位点的区域控制,我们研究了转醛醇酶B的F178Y突变体,TalB F178Y和果糖6-磷酸醛缩酶的底物范围。,FSA,来自大肠杆菌分别作为醛醇受体和给体对各种脱氧的醛和酮进行反应。独立的衬底结构的,两种酶催化导致的立体有择碳连接d -苏式构型。结合使用这些酶,可以从[3×8]底物基质中制备出24种脱氧酮糖型产品中的22种,其中许多酶无法利用。尽管脂族和羟基脂族醛是良好的底物,但D丙醛被发现是抑制剂,可能是由于底物与催化的Lys残基无活性结合所致。1-羟基-2-烷酮部分被确定是供体底物的常见要求,而丙酮和丁酮则没有活性。对于涉及二羟基丙烷的反应,TalB F178Y被证明是优良的催化剂,而对于涉及
    DOI:
    10.1002/chem.2010029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inimalist Protein Engineering of an Aldolase Provokes Unprecedented Substrate Promiscuity
    作者:Deniz Güclü、Anna Szekrenyi、Xavier Garrabou、Michael Kickstein、Sebastian Junker、Pere Clapés、Wolf-Dieter Fessner
    DOI:10.1021/acscatal.5b02805
    日期:2016.3.4
    double-space-generating mutations using simple conservative Leu to Ala replacement of active site residues, we found enzyme variants to efficiently convert larger ketols and bioisosteric ether components with up to seven skeletal atoms, including linear and branched-chain structures. All reactions occurred with full retention of the natural d-threo diastereospecificity. These FSA variants open new avenues
    由于在性介质中产生碳负离子亲核试剂的机械性要求,醛醇酶在多功能手性产物的不对称合成中的应用由于其严格的亲核试剂(=醛醇供体)的特异性而受到阻碍。在这里我们报告一个极简主义的工程可以广泛地扩展大肠杆菌的天然d-果糖-6-磷酸醛缩酶(FSA)的底物范围羟丙酮是最熟练的底物,可以接受前所未有的各种各样的替代亲核试剂。通过使用简单的保守Leu到Ala替换活性位点残基来产生单空间或双空间的突变,我们发现了酶变体可以有效地转化具有多达七个骨架原子(包括线性和分支链结构)的较大的酮醇和生物等位醚组分。所有的反应发生与自然的充分保留d -苏diastereospecificity。这些FSA变体为合成迄今为止无法通过生物催化获得的新产品家族开辟了新途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