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3-chloropropoxy)phenyl)-1-(3-chloropropyl)-1H-benzimidazole | 1159844-75-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3-chloropropoxy)phenyl)-1-(3-chloropropyl)-1H-benzimidazole
英文别名
——
2-(4-(3-chloropropoxy)phenyl)-1-(3-chloropropyl)-1H-benzimidazole化学式
CAS
1159844-75-3
化学式
C19H20Cl2N2O
mdl
——
分子量
363.287
InChiKey
VQLXVCROHMLLNE-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34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8.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27.05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4-(1H-苯并咪唑-2-基)苯酚1,3-二氯丙烷四丁基溴化铵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0%的产率得到2-(4-(3-chloropropoxy)phenyl)-1-(3-chloropropyl)-1H-benz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An effective strategy for small molecular solution-processable iridium(iii) complexes with ambipolar characteristics: towards efficient electrophosphorescence and reduced efficiency roll-off
    摘要:
    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电致磷光小分子 Ir3+ 复合物 IrPBIO22、IrPBICO、IrPBIO44 和 IrPBIC22O22,这些复合物用于可溶液加工的无主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其中通过脂肪族链引入了电子传输的 1,3,4-噁二唑(OXD)和空穴传输的咔唑分子,以实现载流子的平衡注入/传输。可配位的 OXD 基团是通过后置 Ir3+ 核心而成功、方便地引入的。光物理研究表明,与单位取代的同类复合物相比,双位取代在抑制固态淬灭效应方面更具优势,从而使相应复合物在薄膜中具有更高的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通过 UPS 分析和密度函数理论计算,研究了外围载流子传输(CT)分子对前沿分子轨道能级的影响。基于无主自旋涂层磷光有机发光二极管(PHOLED)的 IrPBIC22O22 实现了显著的电致发光(EL)性能,尤其是在 1000 cd m-2 时的效率衰减小于 16%、这表明,通过多位封装改变发光核的有效分离,以及通过双极置换平衡载流子注入/传输,是实现高效小分子电致磷光材料的有效策略,同时还具有溶液可加工性和对无宿主器件淬火的强抑制作用。
    DOI:
    10.1039/c1jm12114f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