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azido-4,6-dideoxy-α-D-galactopyranosyl fluoride | 303153-4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azido-4,6-dideoxy-α-D-galactopyranosyl fluoride
英文别名
(2R,3R,4S,5R,6R)-5-azido-2-fluoro-6-methyloxane-3,4-diol
4-azido-4,6-dideoxy-α-D-galactopyranosyl fluoride化学式
CAS
303153-47-1
化学式
C6H10FN3O3
mdl
——
分子量
191.162
InChiKey
IUVUDSJSUWDLOJ-PHYPRBD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64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eneral Synthesis Route to Benanomicin-Pradimicin Antibiotics
    作者:Minoru Tamiya、Ken Ohmori、Mitsuru Kitamura、Hirohisa Kato、Tadamasa Arai、Mami Oorui、Keisuke Suzuki
    DOI:10.1002/chem.200700863
    日期:——
    This strategy enabled us to control the two stereogenic sites in the B ring (C-5 and C-6) and the regioselective introduction of the carbohydrate moiety. The ABCD tetracycle could serve as an ideal platform for the divergent access to various BpAs. The amino acid (D-alanine) was introduced onto the ABCD tetracycle. Glycosylation was promo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Cp(2)HfCl(2) and AgOTf (1:2 ratio). Construction
    描述了一种新的合成方法,用于合成贝纳菌霉素-大黄素类抗生素(BpAs)的区域和立体选择性全合成。通过1)使用(R)-缬醇作为手性亲核试剂对联芳基内酯进行非对映选择性开环,以及2)通过在SmI(2)中对醛缩醛进行立体控制的半频哪醇环化,实现了糖苷配基的构建。 BF(3)OEt(2)和质子源的存在,得到ABCD四环单保护的二醇。这种策略使我们能够控制B环中的两个立体位点(C-5和C-6)以及糖基团的区域选择性引入。ABCD四轮车可以作为理想的平台,以多样化的方式获取各种BpA。将氨基酸D-丙氨酸)引入ABCD四环上。通过Cp(2)HfCl(2)和AgOTf(1:2的比例)的结合促进糖基化。E环的构建,然后进行脱保护,完成了bennomicin A(2 a),benanomicin B(2 b)和pradimicin A(1 a)的首次全合成。该路线足够灵活以允许合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部分不同的其他同类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3S,4R)-3-氟四氢-2H-吡喃-4-胺 鲁比前列素中间体 顺式-3-溴<2-(2)H>四氢吡喃 顺-4-氨基四氢吡喃-3-醇 顺-4-(四氢吡喃-2-氧)-2-丁烯-1-醇 顺-3-Boc-氨基-四氢吡喃-4-羧酸 锡烷,三丁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1-炔丙基]- 螺[金刚烷-2,2'-四氢吡喃]-4'-醇 蒿甲醚四氢呋喃乙酸酯 蒜味伞醇B 蒜味伞醇A 茉莉吡喃 苯基2,4-二氯-5-氨磺酰苯磺酸酯 苄基2,3-二-O-乙酰基-4-脱氧-4-C-硝基亚甲基-β-D-阿拉伯吡喃果糖苷 膜质菊内酯 红没药醇氧化物A 红没药醇氧化物 科立内酯 硅烷,(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4-[(四氢-2H-吡喃-2-基)氧代]-5-壬炔基]氧代]- 甲磺酸酯-四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甲基[(噁烷-3-基)甲基]胺 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烷-2-羧酸酯 甲基4-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3-脱氧-3-硝基-beta-L-核吡喃糖苷 甲基2,4,6-三脱氧-2,4-二-C-甲基吡喃葡己糖苷 甲基1,2-环戊烯环氧物 甲基-[2-吡咯烷-1-基-1-(四氢-吡喃-4-基)-乙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4-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盐酸盐 甲基-(4-吡咯烷-1-甲基四氢吡喃-4-基)-胺 甲基(5R)-3,4-二脱氧-4-氟-5-甲基-alpha-D-赤式-吡喃戊糖苷 环氧乙烷-2-醇乙酸酯 环己酮,6-[(丁基硫代)亚甲基]-2,2-二甲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3S)- 环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玫瑰醚 独一味素B 溴-六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氯菊素 氯丹环氧化物 氨甲酸,[[(四氢-2H-吡喃-2-基)氧代]甲基]-,乙基酯 氨甲酸,[(4-氨基四氢-2H-吡喃-4-基)甲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氧杂-3-碳酰肼 氧化氯丹 正-(四氢-4-苯基-2h-吡喃-4-基)乙酰胺 次甲霉素 A 桉叶油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