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chlorophenyl)-pyridine N-oxide | 1613316-56-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chlorophenyl)-pyridine N-oxide
英文别名
2-(4-Chlorophenyl)-1-oxidopyridin-1-ium
2-(4-chlorophenyl)-pyridine N-oxide化学式
CAS
1613316-56-5
化学式
C11H8ClNO
mdl
——
分子量
205.644
InChiKey
RAZPVRSAHIQGJS-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25.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4-chlorophenyl)-pyridine N-oxidelithium tert-butoxide 作用下, 以 氯苯 为溶剂, 反应 24.0h, 以70%的产率得到6,6′-bis(4-chlorophenyl)-2,2′-bipyridine 1-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2,2'-偶合的N,N'-二氧化物或N-氧化物:CDC或SNAr控制的化学选择性
    摘要:
    据报道,空前的Cu(OAc)2和LitOBu介导的嗪N-氧化物均质偶合生成2,2'-嗪N,N'-二氧化物。这是首次使用铜来催化均二聚反应,尤其是使用2-苯基吡啶的N-氧化物催化的情况。在没有催化铜的情况下,该反应遵循另一种途径,并且代替二氧化物而产生2,2'-嗪N-一氧化氮。该协议可与一系列N-杂环氧化物的吡啶,2-苯基吡啶,喹啉和N-芳基-1,2,3-三唑有效地协同工作。它具有可扩展性,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并能以中等到高产量提供产品。观察到的铜辅助方案和无铜方案之间的化学选择性是通过氧化交叉脱氢偶联(CDC)进行的,
    DOI:
    10.1002/ejoc.201700504
  • 作为产物:
    描述:
    2-(4-氯苯基)吡啶间氯过氧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2-(4-chlorophenyl)-pyridine N-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2,2'-偶合的N,N'-二氧化物或N-氧化物:CDC或SNAr控制的化学选择性
    摘要:
    据报道,空前的Cu(OAc)2和LitOBu介导的嗪N-氧化物均质偶合生成2,2'-嗪N,N'-二氧化物。这是首次使用铜来催化均二聚反应,尤其是使用2-苯基吡啶的N-氧化物催化的情况。在没有催化铜的情况下,该反应遵循另一种途径,并且代替二氧化物而产生2,2'-嗪N-一氧化氮。该协议可与一系列N-杂环氧化物的吡啶,2-苯基吡啶,喹啉和N-芳基-1,2,3-三唑有效地协同工作。它具有可扩展性,具有很高的区域选择性,并能以中等到高产量提供产品。观察到的铜辅助方案和无铜方案之间的化学选择性是通过氧化交叉脱氢偶联(CDC)进行的,
    DOI:
    10.1002/ejoc.20170050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Light-Induced CH Arylation of (Hetero)arenes by In Situ Generated Diazo Anhydrides
    作者:David Cantillo、Carlos Mateos、Juan A. Rincon、Oscar de Frutos、C. Oliver Kappe
    DOI:10.1002/chem.201502357
    日期:2015.9.7
    catalyst‐free CH aryla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hetero)aryls by the one‐pot reaction of anilines with tert‐butyl nitrite and (hetero)arenes under neutral conditions. The key step in this procedure is the in situ formation and subsequent photochemical (>300 nm) homolytic cleavage of a transient diazo anhydride intermediate. The generated aryl radical then efficiently reacts with a (hetero)arene
    重氮酸酐(AR  NN  ö  NN  AR)有自1896年以来已经已知的,但很少在合成中使用。该文描述了在中性条件下通过苯胺亚硝酸叔丁酯和(杂)芳烃的一锅反应制备无光化学催化剂的C芳基化方法的发展,该方法可制备苯并(杂)芳基。此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是瞬时重氮酸酐中间体的原位形成和随后的光化学(> 300 nm)均质裂解。生成的芳基然后与(杂)芳烃有效反应形成所需的双(杂)芳基,仅生成氮,和叔丁基丁醇为副产物。研究了几种取代苯胺和(杂)芳烃的反应范围。已经开发出一种提高选择性和安全性的连续流方案,从而能够在反应时间内45分钟内通过实验方法直接制备各种取代的双(杂)芳基。
  • Pd-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Cross-Coupling of 2-Carboxyazine<i>N</i>-Oxides with Various (Hetero)aryl Halides
    作者:Jean-Baptiste Rouchet、Cédric Schneider、Cédric Spitz、Johan Lefèvre、George Dupas、Corinne Fruit、Christophe Hoarau
    DOI:10.1002/chem.201304773
    日期:2014.3.24
    Decarboxylative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of substituted 2‐carboxyazine N‐oxides, with a variety of (hetero)aryl halides, by bimetallic Pd0/CuI and Pd0/AgI catalysis are reported. Two possible pathways, a conventional bimetallic‐catalyzed decarboxylative arylation, as well as a protodecarboxylative/direct CH arylation sequence have been considered. These methods provide the first general decarboxylative
    据报道,通过双属Pd 0 / Cu I和Pd 0 / Ag I催化,取代的2-羧嗪N-氧化物与各种(杂)芳基卤化物发生脱羧交叉偶联反应。两种可能的途径,传统的双属催化的芳基化脱羧,以及一个protodecarboxylative /直接ç  ħ芳基化序列已被考虑。这些方法为2-羧嗪系列提供了第一个通用的脱羧芳基化方法。
  • Activation of Unstrained Ketone C(O)–C Bond: 1,2-Nucleophilic Addition Followed by β-Carbon Elimination Strategy
    作者:Qiang Li、Yiwen Xu、Yang Long、Sun Li、Buyi Xu、Ying Xia、Xiangge Zhou
    DOI:10.1021/acscatal.3c01602
    日期:2023.6.16
    moiety followed by β-C elimination strategy was less studied. Here a palladium-catalyzed C–C bond activation of an unstrained ketone enabled by a removable directing group through β-C elimination to synthesize 2-arylpyridine is described. The protocol features wide substrate scope with yields up to 95%, good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functionality of natural products. The 2-arylpyridine N-oxide
    过渡属催化的 C-C 键活化已成为一种日益有效的分子骨架重组方法。酮作为一种多功能的功能分子,其 C-C 键活化反应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大多数无张力酮的C-C键活化通常遵循氧化加成策略,而羰基部分的亲核1,2-加成随后β-C消除策略的研究较少。这里描述了催化的无张力酮的 C-C 键活化,通过可去除的导向基团通过 β-C 消除来合成 2-芳基吡啶。该方案具有底物范围宽、收率高达95%、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以及天然产物的功能等特点。2-芳基吡啶N-氧化物产物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很容易地转化为相应的2-芳基吡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