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enzhydryl-oxycarbonyl-1H-imidazole | 73671-64-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enzhydryl-oxycarbonyl-1H-imidazole
英文别名
Benzhydryl imidazole-1-carboxylate
benzhydryl-oxycarbonyl-1H-imidazole化学式
CAS
73671-64-4
化学式
C17H14N2O2
mdl
——
分子量
278.31
InChiKey
QYOVYJIADSPKM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44.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enzhydryl-oxycarbonyl-1H-imidazole 在 [Pd2((S)-DM-BINAP)2(μ-OH)2](2+)*2TfO(1-) 、 乙基溴化镁N-氟代双苯磺酰胺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丙酮 为溶剂, 反应 20.1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羟吲哚的催化对映选择性氟化
    摘要:
    我们开发了一种高效催化对映选择性氟化的羟吲哚衍生物。在催化量的手性 Pd 配合物 2 (2.5 mol%) 存在下,各种底物,包括芳基和烷基取代的羟吲哚,以高度对映选择性的方式(高达 96% ee)氟化。此外,当 R 是氢原子时,对映选择性氟化然后溶剂分解得到单氟化酯,ee 高达 93%。据我们所知,这是羟吲哚催化对映选择性氟化的第一个例子。
    DOI:
    10.1021/ja0513077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甲醇N,N'-羰基二咪唑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80%的产率得到benzhydryl-oxycarbonyl-1H-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羰基二咪唑与醇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酯和N-烷基咪唑
    摘要:
    非苄基伯醇和仲脂肪醇与羰基二咪唑 (CDI) 的反应得到相应的氨基甲酸酯,但没有得到 N-烷基咪唑。对于苄基伯醇,N-烷基咪唑的形成合理地在 170 °C 下在几种不同的溶剂中进行,并通过最初形成的氨基甲酸酯发生。然而,在这些相当强制的条件下,甚至在较低的反应温度下,消除对于具有 β-氢原子的苄基仲醇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副反应。除了一个例外,六种 N,N-二取代的 β-氨基醇与 CDI 形成 N-烷基咪唑的反应在相对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并且可能通过氮丙啶中间体发生。
    DOI:
    10.1055/s-2004-83121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Activities of Bifonazole Derivatives
    作者:Salomé El Hage、Barbora Lajoie、Catherine Feuillolay、Christine Roques、Geneviève Baziard
    DOI:10.1002/ardp.201000304
    日期:2011.6
    compounds were devoid of any antimicrobial activity, but several of them inhibited T. rubrum with MIC values in the range of 0.125 to 32 µg/mL, similar or superior to those of bifonazole and clotrimazole, used as standard controls. The replacement of the imidazole ring with a triazole moiety in these compounds led to derivatives with less antifungal activity. A preliminary SAR was undertaken on the effect
    合成了两个系列的化二苯甲基咪唑和三唑衍生物,并针对强致病菌的代表性菌株(黄色葡萄球菌 CIP 4.83、伊氏埃希氏菌 CIP 5855、绿假单胞菌 CIP 82118、大肠杆菌CIP 和真菌 IP 53126)进行了体外测试白色念珠菌 IP 48.72、克柔念珠菌 IP 208.52、红色毛癣菌 IP 1657.86)。这些化合物中的大多数没有任何抗菌活性,但其中一些抑制红色毛癣菌的 MIC 值在 0.125 至 32 µg/mL 范围内,类似于或优于联苯苄唑克霉唑,用作标准对照。在这些化合物中用三唑部分取代咪唑环导致抗真菌活性较低的衍生物
  • OGATA M.; MATSUMOTO H.; KIDA S.; SHIMIZU S., CHEM. AND IND., 1980, NO 2, 85-86
    作者:OGATA M.、 MATSUMOTO H.、 KIDA S.、 SHIMIZU 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