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 1292293-55-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
英文别名
——
化学式
CAS
1292293-55-0
化学式
C16H17NO3
mdl
——
分子量
271.316
InChiKey
MYNPANMZCINHC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6-108 °C(Solvent: Hexane; Ethyl acetate)
  • 沸点:
    424.9±40.0 °C(predicted)
  • 密度:
    1.222±0.06 g/cm3(Temp: 20 °C; Press: 760 Torr)(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4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3.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1
  • 拓扑面积:
    49.77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在 iron(III) chloride 、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copper(l) iodid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3.5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底物控制在铁催化下获得骨骼多样性:吡咯与内酯的形成
    摘要:
    由丙烯腈β-内酰胺醛制备的2-氮杂环丁酮系链的炔醇和烯丙醇用作氯化铁(III)催化发散扩环反应的起始原料。值得注意的是,与β-内酰胺烯醇的铁催化反应会生成γ-内酯相反,β-内酰胺醇在相同条件下的反应会生成吡咯。这些烯丙基γ-内酯的金催化6-内氨基氨基环化形成了稠合的二氢吡啶。吡咯的铁催化形成可通过迈耶-舒斯特重排进行,然后通过氨基攻击酮使β-内酰胺开环和环化。
    DOI:
    10.1002/adsc.201100049
  • 作为产物:
    描述:
    cis-1-(p-anisyl)-4-(formyl)-3-isopropylidene-2-azetidinone乙炔基溴化镁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4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底物控制在铁催化下获得骨骼多样性:吡咯与内酯的形成
    摘要:
    由丙烯腈β-内酰胺醛制备的2-氮杂环丁酮系链的炔醇和烯丙醇用作氯化铁(III)催化发散扩环反应的起始原料。值得注意的是,与β-内酰胺烯醇的铁催化反应会生成γ-内酯相反,β-内酰胺醇在相同条件下的反应会生成吡咯。这些烯丙基γ-内酯的金催化6-内氨基氨基环化形成了稠合的二氢吡啶。吡咯的铁催化形成可通过迈耶-舒斯特重排进行,然后通过氨基攻击酮使β-内酰胺开环和环化。
    DOI:
    10.1002/adsc.20110004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顺-2,4-二羟甲基-1-叔丁氧羰基氮杂环丁烷 盐酸2-环丙基吖丁啶 甲基5-甲基-2-氮杂双环[2.2.0]己-5-烯-2-羧酸酯 甲基3-(氮杂环丁烷-3-基)苯甲酸酯盐酸盐 氮杂环丁烷-3-醇 氮杂环丁烷-3-酮盐酸盐 氮杂环丁烷-3-酮; 3-氧代氮杂环丁烷 氮杂环丁烷-3-腈 氮杂环丁烷-3-甲酸甲酯盐酸盐 氮杂环丁烷-1-羧酰胺 氮杂啶-3-乙酸 氮杂啶-2-甲醇 氮杂丁烷-3-羧酸乙酯盐酸盐 氮杂丁烷-3-羧酸.盐酸盐 氮杂丁烷-1,3,3-三羧酸1-叔丁酯3-乙酯 杂氮环丁烷 替比培南杂质 哌醋甲酯杂质 吖丁啶,3-(3,4-二氯苯基)-1-甲基- 叔丁基6-羟基-2-氮杂螺[3.4]辛烷-2-羧酸酯 叔丁基6-氧代-5-氧杂-2,7-二氮杂螺[3.4]辛烷-2-羧酸盐 叔丁基 2,7-二氮杂螺[3.5]壬烷-2-甲酸酯 盐酸盐 叔-丁基8-羟基-6-硫杂-2-氮杂螺[3.4]辛烷-2-羧酸6,6-二氧化物 叔-丁基8-羟基-5-硫杂-2-氮杂螺[3.4]辛烷-2-羧酸5,5-二氧化物 叔-丁基8-氧杂-5-硫杂-2-氮杂螺[3.4]辛烷-2-羧酸5,5-二氧化物 叔-丁基5-氨基-2-氮杂螺[3.3]庚烷-2-甲酸基酯 叔-丁基5-(羟甲基)-7-氧亚基-2,6-二氮杂螺[3.4]辛烷-2-甲酸基酯 叔-丁基3-羟基-1-氧杂-6-氮杂螺[3.3]庚烷-6-羧酸酯 叔-丁基3-氨基-3-甲基-吖丁啶-1-羧酸酯 叔-丁基3-氧代-1-氧杂-6-氮杂螺[3.3]庚烷-6-羧酸酯 叔-丁基3-叔-丁基亚磺酰亚氨基吖丁啶-1-羧酸酯 叔-丁基3-[甲氧基(甲基)氨基甲酰]吖丁啶-1-羧酸酯 叔-丁基3-(异丙基氨基)吖丁啶-1-甲酸基酯 叔-丁基3-(二氟甲基)-3-羟基吖丁啶-1-甲酸基酯 叔-丁基1,6-二氮杂螺[3.3]庚烷-6-甲酸基酯盐酸 叔-丁基-8-羟基-5-氧杂-2-氮杂螺[[3.4]辛烷-2-羧酸盐 双(2,2,2-三氟乙酸) 二-1-氮杂环丁基甲酮 乙基3-亚甲基-1-吖丁啶羧酸酯 乙基2-氮杂双环[2.2.0]己-5-烯-2-羧酸酯 乙基1-叔丁氧羰基-3-氰基吖丁啶-3-羧酸酯 Sch58053苄基醚 N-甲基-3-氮杂环丁胺 N-甲基-1-甲基氮杂环丁-3-胺 N-甲基-(1-甲基氮杂环丁-3-基)甲胺 N-异丙基氮杂啶-3-胺双盐酸盐 N-boc-3-(4-氨基苯基)氮杂丁烷 N-Boc-氮杂环丁烷 N-Boc-3-羟基氮杂环丁烷 N-Boc-3-氮杂环丁烷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