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3,4-Tetrahydro-7-methyl-2-naphthalenecarboxylic acid | 1194707-74-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3,4-Tetrahydro-7-methyl-2-naphthalene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7-methyl-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
1,2,3,4-Tetrahydro-7-methyl-2-naphthalene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1194707-74-8
化学式
C12H14O2
mdl
MFCD09835811
分子量
190.242
InChiKey
LZJOLXHSRHFKR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6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3,4-Tetrahydro-7-methyl-2-naphthalenecarboxylic acid氯化亚砜三乙胺N,N-二甲基甲酰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9.0h, 生成 N,7-dimethyl-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2-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Regioselective Dearomative Amidoximation of Nonactivated Arenes Enabled by Photohomolytic Cleavage of N‐nitrosamides
    摘要:
    摘要脱芳基螺环化反应是将烷烃转化为三维结构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然而,控制非活化烷烃脱芳基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以获得螺环化的 1,2-二官能度,而不是其动力学上偏好的 1,4-二官能度,却极具挑战性。在这里,我们揭示了一种新策略,即通过可见光直接诱导亚硝酰胺的 N-NO 键的均裂,实现(杂)烷的 1,2- 或 1,4- 氨基肟化,从而产生各种高区域选择性的氨基肟化螺环,而这些螺环以前是无法获得的,或者需要精心的合成工作。通过对照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观察到的区域选择性的机理和起源。
    DOI:
    10.1002/anie.202317968
  • 作为产物:
    描述:
    7-methyl-1-oxo-1,2,3,4-tetrahydro-naphthalene-2-carboxylic acid methyl ester硫酸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溶剂黄146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65.0 ℃ 、101.33 kPa 条件下, 反应 28.0h, 生成 1,2,3,4-Tetrahydro-7-methyl-2-naphthalenecarboxyl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Regioselective Dearomative Amidoximation of Nonactivated Arenes Enabled by Photohomolytic Cleavage of N‐nitrosamides
    摘要:
    摘要脱芳基螺环化反应是将烷烃转化为三维结构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然而,控制非活化烷烃脱芳基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以获得螺环化的 1,2-二官能度,而不是其动力学上偏好的 1,4-二官能度,却极具挑战性。在这里,我们揭示了一种新策略,即通过可见光直接诱导亚硝酰胺的 N-NO 键的均裂,实现(杂)烷的 1,2- 或 1,4- 氨基肟化,从而产生各种高区域选择性的氨基肟化螺环,而这些螺环以前是无法获得的,或者需要精心的合成工作。通过对照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观察到的区域选择性的机理和起源。
    DOI:
    10.1002/anie.20231796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ioselective Dearomative Amidoximation of Nonactivated Arenes Enabled by Photohomolytic Cleavage of <i>N</i>‐nitrosamides
    作者:Pan‐Feng Yuan、Xie‐Tian Huang、Linhong Long、Tao Huang、Chun‐Lin Sun、Wei Yu、Li‐Zhu Wu、Hui Chen、Qiang Liu
    DOI:10.1002/anie.202317968
    日期:2024.2.19
    Abstract

    Dearomative spirocyclization reactions represent a promising means to convert arenes into three‐dimensional architectures; however, controlling the regioselectivity of radical dearomatization with nonactivated arenes to afford the spirocyclizative 1,2‐difunctionalization other than its kinetically preferred 1,4‐difunctionalization is exceptionally challenging. Here we disclose a novel strategy for dearomative 1,2‐ or 1,4‐amidoximation of (hetero)arenes enabled by direct visible‐light‐induced homolysis of N−NO bonds of nitrosamides, giving rise to various highly regioselective amidoximated spirocycles that previously have been inaccessible or required elaborate synthetic efforts. The mechanism and origins of the observed regioselectiviti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ntrol experiments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摘要脱芳基螺环化反应是将烷烃转化为三维结构的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然而,控制非活化烷烃脱芳基反应的区域选择性,以获得螺环化的 1,2-二官能度,而不是其动力学上偏好的 1,4-二官能度,却极具挑战性。在这里,我们揭示了一种新策略,即通过可见光直接诱导亚硝酰胺的 N-NO 键的均裂,实现(杂)烷的 1,2- 或 1,4- 氨基肟化,从而产生各种高区域选择性的氨基肟化螺环,而这些螺环以前是无法获得的,或者需要精心的合成工作。通过对照实验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了观察到的区域选择性的机理和起源。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