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phenylmethylsulfonyl)sulfide | 16601-1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phenylmethylsulfonyl)sulfide
英文别名
Bis-phenylmethansulfonyl-sulfid;Benzylsulfonylsulfanylsulfonylmethylbenzene
bis(phenylmethylsulfonyl)sulfide化学式
CAS
16601-11-9
化学式
C14H14O4S3
mdl
——
分子量
342.461
InChiKey
COFOCCJHKMSCB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1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11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抗肿瘤物质的研究。VI。硫代磺酸盐,二磺酰硫化物和相关化合物的化学行为。
    摘要:
    1. 建立了一种从烷基硫酸钠和烷基磺酰氯出发制备对称和不对称二磺酰硫化物的一般方法。 2. 发现硫酸酯和二磺酰硫化物可分别被还原为相应的二硫化物和三硫化物。这些结果表明,不对称的二硫化物和三硫化物可能通过该方法普遍制备。 3. 三硫化物可以通过二硫化物被脱硫还原为相应的硫化物。 4. 烷基芳基二硫化物的氧化 preferentially发生在距离电子释放的烷基团最远的硫原子上。
    DOI:
    10.1248/cpb.15.1310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抗肿瘤物质的研究。VI。硫代磺酸盐,二磺酰硫化物和相关化合物的化学行为。
    摘要:
    1. 建立了一种从烷基硫酸钠和烷基磺酰氯出发制备对称和不对称二磺酰硫化物的一般方法。 2. 发现硫酸酯和二磺酰硫化物可分别被还原为相应的二硫化物和三硫化物。这些结果表明,不对称的二硫化物和三硫化物可能通过该方法普遍制备。 3. 三硫化物可以通过二硫化物被脱硫还原为相应的硫化物。 4. 烷基芳基二硫化物的氧化 preferentially发生在距离电子释放的烷基团最远的硫原子上。
    DOI:
    10.1248/cpb.15.1310
  • 作为试剂:
    描述:
    4,4'-二溴-3,3'-联噻吩正丁基锂bis(phenylmethylsulfonyl)sulfide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57.3%的产率得到3-bromo-dithieno[2,3-b:3',4'-d]thiophene
    参考文献:
    名称:
    非对称二噻吩并芳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对称的β-溴代的二噻吩并芳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通过以4,4ˊ-二溴-3,3ˊ-联噻吩为原料在无水乙醚中与正丁基锂反应,随后在不同的关环试剂(双(苯磺酰基)硫醚、N,N-二甲基甲酰氯和二甲基二氯硅烷)作用下发生关环反应,最后经水淬灭生成非对称的β-溴代的二噻吩并芳杂环化合物和对称的二噻吩并芳杂环化合物。其中在正丁基锂条件下高产率选择性地得到非对称的β-溴代的二噻吩并芳杂环化合物:3-溴-二噻吩并[2,3-b:3ˊ,4ˊ-d]噻吩、3-溴-7H-环戊并[1,2-b:3,4-cˊ]二噻吩-7-酮、3-溴-7,7-二甲基-7H-二噻吩并[2,3-b:3ˊ,4ˊ-d]噻咯,和少量对称的二噻吩并芳杂环化合物:二噻吩并[3,4-b:3ˊ,4ˊ-d]噻吩、7H-环戊并[1,2-c:3,4-cˊ]二噻吩-7-酮、4,4-二甲基-4H-二噻吩并[3,4-b:3ˊ,4ˊ-d]噻咯。本发明的合成工艺具有可操作性,反应条件涉及无水、无氧与低温,适宜于实验室规模的制备。
    公开号:
    CN103113387B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USE OF PHAEODACTYLUM ALGAE EXTRACT FOR DEPIGMENTING THE SKIN
    申请人:Nizard Carine
    公开号:US20100092506A1
    公开(公告)日:2010-04-15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use in a cosmetic composition of an extract of the alga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 as a depigmenting active agent intended in particular for attenuating or eliminating skin pigmentation marks or for lightening the complexion or bodily hairs or head hair. The extract is preferably a lipid extract. The invention also relates to a cosmetic care method for attenuating or eliminating skin pigmentation marks or for lightening the complexion or bodily hairs or head hair, characterized in that it comprises the application, to at least one concerned area of the skin, of a cosmetic composition containing this ex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藻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的提取物作为美容组合物中的脱色活性剂,特别用于减轻或消除皮肤色素沉着斑点,或美白肤色或身体毛发或头发。该提取物最好是脂质提取物。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美容护理方法,用于减轻或消除皮肤色素沉着斑点,或美白肤色或身体毛发或头发,其特征在于涂抹含有该提取物的美容组合物至至少一个相关的皮肤区域。
  • US8372408B2
    申请人:——
    公开号:US8372408B2
    公开(公告)日:2013-02-12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