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别在25°C下测定了水溶液中2-,3-和4-苯基乙酰吡啶的酮-烯醇互变异构的平衡常数,分别为p K T E = 3.35、4.2和3.1(K T E = [烯醇] / [酮] ],p K T E = –log K T E)。N-质子化的酮的相应值为1.64、2.80和1.54。这些烯醇含量始终高于同分异构苯并吡啶类,但在(未质子化)2-异构体中,后者的烯醇含量较高(p K T E = 2.0)可以归因于氢在六元环而不是五元环中与吡啶氮原子的键合更有效。互变异构常数是通过将通过卤素捕集法测定的烯醇化速率常数与烯醇互变异构体(通过将烯醇根阴离子在酸性或酸性缓冲液中淬灭而生成的)松弛成更稳定的酮异构体的速率常数而获得的。 通过测量N-甲基化酮的电离常数和酮-烯醇互变异构常数,可以推断出两性离子形成的近似互变异构常数(分别为2-,3-和4-异构体的p K T Z分别为4.6、7.4和6.1
分别在25°C下测定了水溶液中2-,3-和4-苯基乙酰吡啶的酮-烯醇互变异构的平衡常数,分别为p K T E = 3.35、4.2和3.1(K T E = [烯醇] / [酮] ],p K T E = –log K T E)。N-质子化的酮的相应值为1.64、2.80和1.54。这些烯醇含量始终高于同分异构苯并吡啶类,但在(未质子化)2-异构体中,后者的烯醇含量较高(p K T E = 2.0)可以归因于氢在六元环而不是五元环中与吡啶氮原子的键合更有效。互变异构常数是通过将通过卤素捕集法测定的烯醇化速率常数与烯醇互变异构体(通过将烯醇根阴离子在酸性或酸性缓冲液中淬灭而生成的)松弛成更稳定的酮异构体的速率常数而获得的。 通过测量N-甲基化酮的电离常数和酮-烯醇互变异构常数,可以推断出两性离子形成的近似互变异构常数(分别为2-,3-和4-异构体的p K T Z分别为4.6、7.4和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