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Bromothiophen-2-yl)-1,10-phenanthroline | 1303534-90-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Bromothiophen-2-yl)-1,10-phenanthroline
英文别名
——
3-(5-Bromothiophen-2-yl)-1,10-phenanthroline化学式
CAS
1303534-90-8
化学式
C16H9BrN2S
mdl
——
分子量
341.231
InChiKey
URXXEFSVPCVUJ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8
  • 重原子数:
    20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5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Bromothiophen-2-yl)-1,10-phenanthroline4-硼酸三苯胺四(三苯基膦)钯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8.0h, 以88%的产率得到4-[5-(1,10-phenanthrolin-3-yl)thiophen-2-yl]-N,N-diphenyl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10(I)羰基络合之前和之后与三苯胺和噻吩供体的异构体1,10-菲咯啉芳族杂环衍生物的比较
    摘要:
    我们在这里描述了一系列具有三苯胺(TPA)和噻吩供体(L1 - L5)及其各自中性三羰基rh(I)配合物(6a - 6e)的基于不对称1,10-菲咯啉(phen)的芳香族杂环衍生物。之间的比较异构体化合物L1 / L2和6A / 6B以及L3 / L4 / L5和6C / 6D / 6E已经对他们的1H NMR和UV / Vis光谱,单晶结构和密度函数理论(DFT)计算。由引入2-,3-或3,8-取代的TPA和phen的噻吩基团引起的整个分子共轭体系的改变是这些结构异构体的结构和光谱差异的原因。特别是,在苯酚的两个位置(L1和L3)引入TPA和/或噻吩供体比其各自的3个取代的异构体(L2和L4)产生的带隙更小)。此外,rh离子络合可以略微降低分子系统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但会显着降低分子系统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
    DOI:
    10.1016/j.tet.2016.04.061
  • 作为产物:
    描述:
    3-(thiophen-2-yl)-1,10-phenanthroline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80.2%的产率得到3-(5-Bromothiophen-2-yl)-1,10-phenanthr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碳-碳键和碳-氮键交叉偶联反应制备的具有各种供体-受体间隔基的线性杂环芳香族化合物
    摘要:
    新颖的家庭线性1,10-菲咯啉基(A-d-A-d-A)和低聚噻吩基(A-d-d-D-(d)-A)杂环具有芳香荧光化合物Ñ含描述了通过碳-碳(C-C)键和碳-氮(C-N)键交叉偶联反应制备的具有有效π共轭体系的咪唑和吡啶尾巴。它们在病例的超过2.30纳米分子长度4,6,9,和26,各种d-A间隔物,以及某些Ñ-配位(苯,咪唑和吡啶)。13种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结构显示了相邻芳族杂环之间具有不同二面角的各种反式和顺式构型。进行了合成,计算和光谱研究,揭示了在C–C键和C–N键形成的交叉偶联方法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关化合物的带隙,能级以及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还讨论了将β-甲基基团引入噻吩环对相关化合物的反应活性,溶解度和构象的影响。
    DOI:
    10.1021/jo200065d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mparisons on isomeric 1,10-phenanthroline aromatic heterocyclic derivatives with triphenylamine and thiophene donors before and after rhenium(I) carbonyl complexation
    作者:Yu-Xin Peng、Dan Xu、Na Wang、Tao Tao、Bin Hu、Wei Huang
    DOI:10.1016/j.tet.2016.04.061
    日期:2016.6
    We have described herein a series of unsymmetric 1,10-phenanthroline (phen) based aromatic heterocyclic derivatives with triphenylamine (TPA) and thiophene donors (L1–L5) and their respective neutral tricarbonyl rhenium(I) complexes (6a–6e). Comparisons between isomeric compounds L1/L2 and 6a/6b as well as L3/L4/L5 and 6c/6d/6e have been made on their 1H NMR and UV/Vis spectra, single-crystal structures
    我们在这里描述了一系列具有三苯胺(TPA)和噻吩供体(L1 - L5)及其各自中性三羰基rh(I)配合物(6a - 6e)的基于不对称1,10-菲咯啉(phen)的芳香族杂环衍生物。之间的比较异构体化合物L1 / L2和6A / 6B以及L3 / L4 / L5和6C / 6D / 6E已经对他们的1H NMR和UV / Vis光谱,单晶结构和密度函数理论(DFT)计算。由引入2-,3-或3,8-取代的TPA和phen的噻吩基团引起的整个分子共轭体系的改变是这些结构异构体的结构和光谱差异的原因。特别是,在苯酚的两个位置(L1和L3)引入TPA和/或噻吩供体比其各自的3个取代的异构体(L2和L4)产生的带隙更小)。此外,rh离子络合可以略微降低分子系统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但会显着降低分子系统的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能级。
  • Linear Heterocyclic Aromatic Fluorescence Compounds Having Various Donor–Acceptor Spacers Prepa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Carbon–Carbon Bond and Carbon–Nitrogen Bon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作者:Bin Hu、Shu-Jun Fu、Feng Xu、Tao Tao、Hao-Yu Zhu、Kou-Sen Cao、Wei Huang、Xiao-Zeng You
    DOI:10.1021/jo200065d
    日期:2011.6.3
    10-phenanthroline-based (A–D–A–D–A) and oligothiophene-based (A–D–D–D–(D)–A) heterocyclic aromatic fluorescence compounds having N-containing imidazole and pyridine tails with effective π-conjugated systems, prepar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carbon–carbon (C–C) bond and carbon–nitrogen (C–N) bond cross-coupling reactions, is described. They have molecular lengths of more than 2.30 nm in the cases of 4, 6, 9, and
    新颖的家庭线性1,10-菲咯啉基(A-d-A-d-A)和低聚噻吩基(A-d-d-D-(d)-A)杂环具有芳香荧光化合物Ñ含描述了通过碳-碳(C-C)键和碳-氮(C-N)键交叉偶联反应制备的具有有效π共轭体系的咪唑和吡啶尾巴。它们在病例的超过2.30纳米分子长度4,6,9,和26,各种d-A间隔物,以及某些Ñ-配位(苯,咪唑和吡啶)。13种化合物的X射线单晶结构显示了相邻芳族杂环之间具有不同二面角的各种反式和顺式构型。进行了合成,计算和光谱研究,揭示了在C–C键和C–N键形成的交叉偶联方法之间的差异,以及相关化合物的带隙,能级以及光学和电化学性质。还讨论了将β-甲基基团引入噻吩环对相关化合物的反应活性,溶解度和构象的影响。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钼,四羰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kN1,kN10)-,(OC-6-22)- 钌(2+)高氯酸酯-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1:2:3) 邻菲罗啉 胶原脯氨酸羟化酶抑制剂-1 石杉碱乙 氯化-1,10-菲咯啉水合物 氯(甘氨酰酸基)(1,10-菲咯啉)铜(II) 新铜试剂 新亚铜灵盐酸 吡嗪并[2,3-f]的[1,10]菲咯啉 吡嗪并[2,3-f][1,10]菲罗啉-2,3-二甲腈 吡喃联氮基[1,2,3,4-lmn][1,10]菲并啉二正离子(8CI,9CI) 双(2,2-二吡啶)-(5-氨基邻二氮杂菲)双(六氟磷酸)钌 二苯基1,10-亚铁试剂(邻二氮杂菲)-4,7-二磺酸酯 二氯(1,10-菲咯啉)铜(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铂(II) 二氯(1,10-亚铁试剂)钯(II) 二吡啶并[3,2-a:2',3'-c]吩嗪 二(菲咯啉)(二吡啶并吩嗪)钌(II) 二(氰基)二(1,10-菲咯啉)-铁 二(1,10-菲咯啉)铜 三菲咯啉钴(III) 三氟甲基(1,10-菲咯啉)铜(I)[Trifluoromethylator®] 三-(1,10-菲咯啉)钌 三(1,10-菲咯啉)硫酸铁 丁夫罗林 N-乙基-7,10-二氢-8-硝基-7-氧代-N-乙基-1,10-菲罗啉-3-甲酰胺 N-[4-(苯并[b][1,7]菲并啉-7-基氨基)-3-(甲基氨基)苯基]甲磺酰胺盐酸(1:1) B-1,10-菲罗啉-5-基硼酸 B-1,10-菲罗啉-2-基-硼酸 9-溴-1-甲基-1,10-菲咯啉-2-酮 9-氯-1-甲基-1,10-菲咯啉-2-酮 8,15-二去氢-17-甲基-石松定-1(18H)-酮 6-(2-碘苯基)亚氨基-1,10-菲咯啉-5-酮 6,7-二氢-5,8-二甲基二苯并(b,j)(1,10)菲咯啉 6,6'-二氰基-7,7'-二乙氧基-3,3'-(乙烷-1,2-二基)-5,5'-二苯基-2,2'-联-1,8-二氮杂萘 5-醛基-1,10-菲咯啉 5-羧基-1,10-菲罗啉 5-羟基-1,10-菲咯啉 5-硝基邻二氮杂菲-2,9-二羧酸一水合物 5-硝基-6氨基-1,10-邻菲罗啉 5-硝基-1,10-菲罗啉硫酸亚铁 5-硝基-1,10-菲咯啉亚铁高氯酸盐 5-硝基-1,10-菲咯啉 5-甲氧基-2-(三氟甲基)-1,10-菲并啉-4(1H)-酮 5-甲氧基-1H-1,10-菲咯啉-4-酮 5-甲基-1,10-菲咯啉亚铁高氯酸盐 5-甲基-1,10-菲咯啉亚铁高氯酸盐 5-甲基-1,10-菲咯啉 5-溴-1,10-菲罗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