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ndo-9-methylbicyclo[6.1.0]non-4-ene | 79200-35-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ndo-9-methylbicyclo[6.1.0]non-4-ene
英文别名
——
endo-9-methylbicyclo[6.1.0]non-4-ene化学式
CAS
79200-35-4
化学式
C10H16
mdl
——
分子量
136.237
InChiKey
YLRDGJASQBJQKX-LGSUYQFT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
  • 重原子数:
    10.0
  • 可旋转键数:
    0.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0.0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0.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二(氰基苯)二氯化钯endo-9-methylbicyclo[6.1.0]non-4-ene氘代氯仿 为溶剂, 以88%的产率得到dichloro-di-μ-chlorobis(4,5-η-(endo-9-methylbicyclo(6.1.0)non-4-ene))dipalladium(II)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环丙烷和双环环丁烷与二氯双(苄腈)钯(II)的反应
    摘要:
    外-和最终的o-9-甲基双环[6.1.0] non-4-enes与二氯双(苄腈)钯(II)反应,最初生成异构体二聚体(氯桥联)π-络合物,(PdCl 2 -C 10 H 16)2。π络合物在室温下在几分钟内在溶液中重新排列,以立体定向产生氯桥联的二聚三触-σ,π-环辛烯基络合物,该络合物是由外部环丙烷碳-碳键的氯钯缩合产生的,氯键合在与甲基相连的碳上。在75°C的固态状态下,数小时内也会发生氯palpalpalation。σ,π-环辛烯基与氰化物离子反应生成定量的9-甲基-反式-双环[6.1-0] non-4-ene,该烃也被独立合成。的反式氰化物位移的产物-融合意味着在沿反应途径的碳的反转。讨论了该化学反应与环丙烷氧化汞的关系。与上述类似,将含环丁烷的烃双环[6.2.0]癸-4-烯掺入π-络合物中。发现在轻度至中度条件下,环丁烷部分对氯钯钯呈惰性。
    DOI:
    10.1016/s0022-328x(00)86635-8
  • 作为产物:
    描述:
    1,5-cis,cis-cyclooctadiene1,1-二碘乙烷diethylzinc 作用下, 以 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22.0h, 以5.4 g的产率得到exo-9-methylbicyclo[6.1.0]non-4-e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双环环丙烷和双环环丁烷与二氯双(苄腈)钯(II)的反应
    摘要:
    外-和最终的o-9-甲基双环[6.1.0] non-4-enes与二氯双(苄腈)钯(II)反应,最初生成异构体二聚体(氯桥联)π-络合物,(PdCl 2 -C 10 H 16)2。π络合物在室温下在几分钟内在溶液中重新排列,以立体定向产生氯桥联的二聚三触-σ,π-环辛烯基络合物,该络合物是由外部环丙烷碳-碳键的氯钯缩合产生的,氯键合在与甲基相连的碳上。在75°C的固态状态下,数小时内也会发生氯palpalpalation。σ,π-环辛烯基与氰化物离子反应生成定量的9-甲基-反式-双环[6.1-0] non-4-ene,该烃也被独立合成。的反式氰化物位移的产物-融合意味着在沿反应途径的碳的反转。讨论了该化学反应与环丙烷氧化汞的关系。与上述类似,将含环丁烷的烃双环[6.2.0]癸-4-烯掺入π-络合物中。发现在轻度至中度条件下,环丁烷部分对氯钯钯呈惰性。
    DOI:
    10.1016/s0022-328x(00)8663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TTIG M. F.; WILCOX D. E.; FLEISCHER R. S., J. ORGANOMETAL. CHEM., 1981, 214, NO 2, 261-272
    作者:RETTIG M. F.、 WILCOX D. E.、 FLEISCHER R. 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