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并表征了β-Diketiminato Copper( II ) L 1 CuCl– L 4 CuCl 及其
亚硝酸盐络合物L 1 Cu(O 2 N) 和L 2 Cu(O 2 N)。L 1 CuCl– L 4 CuCl 配合物的 X 射线分析清楚地揭示了它们的单核结构,其中一个四配位的 Cu( II ) 中心由一个
氯化物和三个不对称的
β-二酮亚
氨基
配体的氮原子结合。Cu( II ) 配合物的循环伏安分析表明,
吡啶基臂的长度控制着 Cu( II ))/Cu( I )氧化还原过程。DFT 和 EPR 结果证实,Cu( II ) 配合物的几何形状也受螯合
吡啶基臂的长度控制。Cu( II )
亚硝酸盐配合物的氧原子转移
亚硝酸盐还原导致
铜( I )-PPh 3和O PPh 3的形成,经1 H和31 P NMR证实。
亚硝酸铜 ( II ) 配合物的
吡啶基臂长度决定了 NO 的释放能力。这些发现说明了重要的仿生行为和
亚硝酸盐通过与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