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太阳光谱的低能量区域中实现高光电流的产生,两个共轭的A–D–A低聚物PY-1和
DCI-2包含中心双
噻吩并[3,2- b:2',3' - d ]
吡咯给体(d)单元和封端受体(A)1-丁基-4-甲基-2,6- dioxopyridine -3-腈(PY)或3- dicyanomethyleneindan -1-酮(
DCI)已经合成和表征。低聚物在溶液和固态中的红色和近红外区域显示出强吸收。由于强的电子接受特性,薄膜中
DCI-2的吸收带比PY-1的吸收带明显红移导致1.23 eV的低光能隙。在使用聚合物供体P1的经过优化的固溶异质结太阳能电池中,新的非
富勒烯受体
DCI-2提供了6.94%的出色功率转换效率,明显高于基于PY-1的器件(PCE = 4.89%)。最重要的是,约0.8 V的高开路电压(V OC)在光能隙和开路电压之间介于0.39至0.43 eV之间,具有空前的能量损耗,并具有880%的出色外部量子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