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5N2]2,6-diisopropylpyrazine | 1254982-8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5N2]2,6-diisopropylpyrazine
英文别名
——
[15N2]2,6-diisopropylpyrazine化学式
CAS
1254982-86-9
化学式
C10H16N2
mdl
——
分子量
166.237
InChiKey
NYAIYYVTRTULIS-ALQHTKJ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2
  • 重原子数:
    12.0
  • 可旋转键数:
    2.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
  • 拓扑面积:
    25.7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L-缬氨酸-15N 在 Chondromyces crocatus Cm c5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48.0h, 生成 [15N2]2,6-diisopropylpyrazine[15N2]2,5-diisopropylpyraz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支杆菌中支链二烷基吡嗪的生物合成。
    摘要:
    粘液细菌Nannocystis exedens subsp释放的2,5-和2,6-二异丙基吡嗪挥发物(分别为2和3)的生物合成。研究了朱砂(Na c29)和红软骨软骨素(菌株Cm c2和Cm c5)。同位素标记的前体和拟议的途径中间体被喂入粘菌的琼脂平板培养物中。随后,使用闭环汽提装置(CLSA)收集挥发物,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对掺入吡嗪的化合物进行监测。[(2)H(8)]缬氨酸被顺利纳入两个吡嗪,清楚地确定了它们从氨基酸库中的起源。合成了环状二肽缬氨酸酐(16)-到分支二烷基吡嗪的生物合成途径上的潜在中间体-已合成在特定位置包含(2)H(1)标记。两个缬氨酸亚基中的[(2)H(16)]-16和[(2H(12)]-16)进料主要导致形成仅衍生自一种标记氨基酸的吡嗪,而仅产生预期的痕量发现具有两个标记的亚基的吡嗪。为了研究吡嗪中氮的来源,进行了[(15)N]缬氨酸的饲喂实验,结果引入了(
    DOI:
    10.1002/cbdv.20100015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