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1R)-1-(2-phenylethynyl)-3,4-dihydro-1H-isoquinolin-2-yl]benzamide | 1337924-60-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1R)-1-(2-phenylethynyl)-3,4-dihydro-1H-isoquinolin-2-yl]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1R)-1-(2-phenylethynyl)-3,4-dihydro-1H-isoquinolin-2-yl]benzamide化学式
CAS
1337924-60-3
化学式
C24H20N2O
mdl
——
分子量
352.436
InChiKey
DNINJERPOKIIAX-HSZRJFAP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7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2
  • 拓扑面积:
    32.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1R)-1-(2-phenylethynyl)-3,4-dihydro-1H-isoquinolin-2-yl]benzamide 在 samarium diiodide 、 palladium on activated charcoal 、 氢气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 为溶剂, 反应 12.5h, 生成 1,2,3,4-tetrahydro-1-(2-phenetyl)isoquino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CuI /手性布朗斯台德酸助催化剂催化C1取代的C,N-环偶氮亚胺亚胺催化不对称烷基化
    摘要:
    这一切加起来:标题反应是为合成手性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而开发的,该手性在C1位具有一个四取代的碳中心(请参阅方案,Bz =苯甲酰基,pybox = 2,6-双(2-恶唑啉基)吡啶)。由铜(I)/ Ph-pybox和轴向手性二羧酸组成的助催化剂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反应。
    DOI:
    10.1002/anie.201104017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乙炔5-甲基吡咯-3-腈 在 copper diacetate 、 2,6-二[(4R)-4-苯基-2-恶唑啉基]吡啶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99%的产率得到N-[(1R)-1-(2-phenylethynyl)-3,4-dihydro-1H-isoquinolin-2-yl]benz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CuI /手性布朗斯台德酸助催化剂催化C1取代的C,N-环偶氮亚胺亚胺催化不对称烷基化
    摘要:
    这一切加起来:标题反应是为合成手性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而开发的,该手性在C1位具有一个四取代的碳中心(请参阅方案,Bz =苯甲酰基,pybox = 2,6-双(2-恶唑啉基)吡啶)。由铜(I)/ Ph-pybox和轴向手性二羧酸组成的助催化剂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反应。
    DOI:
    10.1002/anie.20110401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atalytic Asymmetric Alkynylation of C1-Substituted C,N-Cyclic Azomethine Imines by CuI/Chiral Brønsted Acid Co-Catalyst
    作者:Takuya Hashimoto、Masato Omote、Keiji Maruoka
    DOI:10.1002/anie.201104017
    日期:2011.9.12
    up: The title reaction was developed for the synthesis of chiral tetrahydroisoquinoline derivatives with a tetrasubstituted carbon center at the C1‐position (see scheme, Bz=benzoyl, pybox=2,6‐bis(2‐oxazolinyl)pyridine). The reaction was facilitated effectively by the co‐catalyst system composed of copper(I)/Ph‐pybox and an axially chiral dicarboxylic acid.
    这一切加起来:标题反应是为合成手性四氢异喹啉衍生物而开发的,该手性在C1位具有一个四取代的碳中心(请参阅方案,Bz =苯甲酰基,pybox = 2,6-双(2-恶唑啉基)吡啶)。由铜(I)/ Ph-pybox和轴向手性二羧酸组成的助催化剂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反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