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methyloxetan-3-yl)methoxy)-2-oxo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iodide | 1047997-3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methyloxetan-3-yl)methoxy)-2-oxo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iodide
英文别名
——
(2-((3-methyloxetan-3-yl)methoxy)-2-oxo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iodide化学式
CAS
1047997-37-4
化学式
C25H26O3P*I
mdl
——
分子量
532.358
InChiKey
XQFVTZZARCCRGT-UHFFFAOYSA-M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6
  • 重原子数:
    30.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35.5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3-methyloxetan-3-yl)methoxy)-2-oxo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iodide氢气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62.33h, 生成 2,2-Difluoro-3-[(4-methyl-2,5,7-trioxabicyclo[2.2.2]octan-1-yl)methyl]cyclooct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modification of biomolecules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改性的环炔化合物;以及使用这些化合物在生理条件下进行生物分子修饰的方法。本发明特点是一种可以在生理条件下进行的环加成反应。一般来说,该发明涉及将改性的环炔与目标生物分子上的叠氮基团反应,生成共价修饰的生物分子。该反应的选择性和与水环境的兼容性使其适用于体内(例如,细胞表面或细胞内)和体外(例如,合成肽类和其他聚合物,生产修饰的(例如,标记的)氨基酸)的应用。
    公开号:
    US09260371B2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苯基膦Iodo-acetic acid 3-methyl-oxetan-3-ylmethyl ester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0h, 以7.93 g的产率得到(2-((3-methyloxetan-3-yl)methoxy)-2-oxoethyl)triphenylphosphonium iod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无铜点击化学的第二代二氟环辛炔
    摘要:
    叠氮化物和活化炔烃的 1,3-偶极环加成已用于体外和体内生物分子的位点选择性标记。虽然铜催化已被广泛用于激活末端炔烃以进行 [3 + 2] 环加成,但由于金属的毒性,这种通常称为“点击化学”的方法目前与生命系统不相容。我们最近报道了一种二氟环辛炔 (DIFO) 试剂,它无需铜催化即可与活细胞中的叠氮化物快速反应。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类用于无铜点击化学的新型 DIFO 试剂,它们在合成上更易于处理。新的类似物保持了与母体化合物相同的 [3 + 2] 环加成速率,并用于对活细胞上的聚糖进行成像。
    DOI:
    10.1021/ja803086r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sed Bicyclic Caspase-1 Inhibitors Assembled by Copper-Free Strain-Promot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SPAAC)
    作者:Linghui Qian、Chong-Jing Zhang、Ji'en Wu、Shao Q. Yao
    DOI:10.1002/chem.201603150
    日期:2017.1.5
    Challenges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tent and selective small‐molecule inhibitors against caspase‐1. Herein, by making use of the copper‐free strainpromot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 (SPAAC) reaction between difluorinated cyclooctynes (DIFOs) and various azide‐containing compounds, we show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potential caspase‐1 inhibitors could be rapidly synthesized. The resulting fused
    开发针对caSPase-1的有效和选择性小分子抑制剂时面临着挑战。在此,通过利用二环辛炔(DIFO)与各种含叠氮化合物之间的无应变促进炔-叠氮环加成(SPAAC)反应,我们首次证明了可以快速合成潜在的胱天蛋白酶-1抑制剂。生成的稠合双环化合物在结构上类似于Pralnacasan(一种著名的小分子caSPase-1抑制剂)的中心部分(P 2 –P 3),在P 4处具有多样性。可以从叠氮化物组件方便地安装的亲本抑制剂的位置。由于我们的SPAAC组装的抑制剂库是使用无生物正交化学方法合成的,因此所得的52个成员的库(2个DIFOs×26个叠氮化物)可立即用于随后的基于细胞的筛选,以快速鉴定潜在的可渗透细胞的能力有效抑制内源性caSPase-1活性的方法。C1FS是一种最近报道的荧光双光子探针,具有提高的活细胞对内源性caSPase-1的成像敏感性,已在体外和LPS / ATP诱导的巨噬细胞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