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9-dichloro-6,12-bis(4-chlorophenyl)tetracene-5,11-dicarbonitrile | 1626481-2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9-dichloro-6,12-bis(4-chlorophenyl)tetracene-5,11-dicarbonitrile
英文别名
——
3,9-dichloro-6,12-bis(4-chlorophenyl)tetracene-5,11-dicarbonitrile化学式
CAS
1626481-25-1
化学式
C32H14Cl4N2
mdl
——
分子量
568.289
InChiKey
METVFWPFBLUBS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0.9
  • 重原子数:
    3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6.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7.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3,9-dichloro-6,12-bis(4-chlorophenyl)tetracene-5,5,11,11-tetracarbonitrile 在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18%的产率得到3,9-dichloro-6,12-bis(4-chlorophenyl)tetracene-5,11-dicarbo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四芳基[3]枯草酮合成氰基取代的二芳基四氢呋喃
    摘要:
    从易于获得的四芳基[3]枯草酮开始,已开发了一种通用的,两步合成高取代度,氰基官能化的二芳基四氢呋喃酮。这种前所未有的转变是由四氰基乙烯(TCNE)的[2 + 2]环加成到异丙苯的炔基中央双键上而产生的中间两性离子,在电环化级联和脱氢后,它会生成5,5,11,11-四氰基-一锅法中的5,11-二氢四氢呋喃。随后的铜辅助脱氰/芳构化提供了目标5,11-二氰基-6,12-二芳基并四苯衍生物。所有假定的结构均通过X射线晶体学确认。新的生色团具有极高的热稳定性,并具有前景广阔的荧光特性,可用于光电设备。与CN取代基之一配位并形成1:1络合物的I离子在298 K时的结合常数为K a = 1.5×10 5  L mol -1。
    DOI:
    10.1002/anie.20140229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Four-Step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5,11-Dicyano-6,12-diaryltetracenes with Enhanced Stability and High Fluorescence Emission
    作者:Nicolas Kerisit、Przemyslaw Gawel、Brian Levandowski、Yun-Fang Yang、Víctor García-López、Nils Trapp、Laurent Ruhlmann、Corinne Boudon、Kendall N. Houk、François Diederich
    DOI:10.1002/chem.201703903
    日期:2018.1.2
    A fourstep synthesis of substituted 5,11‐dicyano‐6,12‐diaryltetracenes was developed, starting from readily available para‐substituted benzophenones. The key step of this straightforward route is the complex cascade reaction between tetraaryl[3]cumulenes and tetracyanoethene (TCNE) resulting in 5,5,11,11‐tetracyano‐5,11‐dihydrotetracenes. The mechanism of this transformation was reinvestigated by
    从容易获得的对位取代的二苯甲酮开始,开发了一种四步合成取代的5,11-二基-6,12-二芳基四烯酮。这种简单方法的关键步骤是四芳基[3]枯烯四氰基乙烯(TCNE)之间的复杂级联反应,产生5,5,11,11-tetracyano-5,11-dihydrotetracenes。通过理论计算重新研究了这种转变的机理。通过Cu I或Cu II催化的新开发的脱/芳构化反应获得目标四碳原子。溶液中的配合物,可与各种官能团兼容的条件。计算机制研究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启示。X射线晶体学证实了所有并四苯生物的结构。所提出的双四氢呋喃生物具有出色的光电性能和增强的光稳定性,大大超过了参考红荧烯(5,6,11,12-四苯基并四苯)。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2R,3R)-4-(蒽-9-基)-3-(叔丁基)-2-甲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金不换萘酚 金不换素 蒽,9,10-二[4-(2,2-二苯基乙烯基)苯基]- 萘并[2,3-c]呋喃-1,3-二酮,6-甲氧基-4-(4-甲氧苯基)- 萘并[2,3-c]呋喃-1(3H)-酮,7-羟基-4-(3-甲氧苯基)- 萘并[2,3-c]呋喃-1(3H)-酮,4-(2-氟苯基)-7-(苯基甲氧基)- 萘,1-氯-2-乙基-3-甲基-4-苯基- 苯氧基-9苯基-10蒽 苯基-(10-苯基蒽-9-基)甲酮 红荧烯 甲基7-苯基二苯并(A,J)蒽-14-羧酸酯 甲基10-苯基-9-蒽羧酸酯 爵床脂素 B 爵床脂素 A 木酚素J1(P) 昔土米霉素 新爵床素 B 拒食胺 大麻酰胺 地蒽酚10,10'-二聚体 四去氢鬼臼毒素 叶下珠醇抑制剂A 双(4-(蒽-9-基)苯基)甲酮 二甲基4-(3,4-二甲氧苯基)-1-羟基-5,6,7-三甲氧基萘-2,3-二甲酸基酯 二叶草素 乙酸-(2-甲基-3,4-二苯基-[1]萘基酯) [4-(3,10-二羟基蒽-9-基)苯基]乙酸乙酸酯 [4-(10-羟基蒽-9-基)苯基]乙酸乙酸酯 [2-甲氧基-10-(4-甲氧基苯基)蒽-9-基]乙酸酯 [10-羟基-5-(10-羟基-7,9-二甲氧基-3-甲基-3,4-二氢-1H-苯并[g]异苯并吡喃-5-基)-7,9-二甲氧基-3-甲基-3,4-二氢-1H-苯并[g]异苯并吡喃-4-基]乙酸酯 [10-(9,9-二甲基芴-2-基)蒽-9-基]硼酸 [10-(4-叔丁基苯基)蒽-9-基]硼酸 [(9,10-二苯基-[2]蒽基)-苯基-亚甲基]-琥珀酸 B-[10-(4-苯基-1-萘基)-9-蒽基]硼酸 B-(9,10-二苯基-2-蒽)硼酸 9.10-二(3',5'-二羧基苯基)蒽 9-萘-1-基-10-(4-苯基苯基)蒽 9-苯基蒽 9-苯基-10-苯乙炔基菲 9-苯基-10-硝基蒽 9-苯基-10-(苯基乙炔基)蒽 9-苯基-10-(4-三苯胺)蒽 9-苯基-1,2,3,4-四氢蒽 9-苄基-10-苯基蒽 9-羟基-10-甲氧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8H-[2]苯并呋喃并[6,5-f][1,3]苯并二氧戊环-6-酮 9-碘-10-(10-碘蒽-9-基)蒽 9-甲氧基甲基-10-苯基蒽 9-甲氧基-10-苯基蒽 9-甲基-10-苯基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