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并合成了五个具有不同供体强度,共轭长度和电荷转移方向的新型多支二光子吸收三嗪发色团(T1 - T5)。已经研究了单光子荧光,荧光量子产率和双光子性质。通过开孔Z扫描技术测得的T1,T2,T3,T4和T5的两光子吸收(2PA)截面分别为447、854、1023、603和766 GM 。该结果表明它们的2PA横截面值(σ)随着端基供电子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延长了系统的共轭长度,并将吸电子的
全氟烷基作为侧基引入到端供体中。另外,σ的值T5也比大T1,其提供的证据表明,σ值相对于电荷转移的方向(从分子的末端到中心或从分子的中心到末端)。此外,通过将
噻吩部分引入共轭的CC键,可以显着提高双光子吸收截面。同时,通过使用聚焦的800 nm激光束,持续时间为140 fs的脉冲,研究了这些生色团的光学极限行为。已经发现这些分子还表现出良好的光学限制性质。这些初步结果清楚地表明,多支三嗪发色团是非常适合的两光子吸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