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m-Trifluormethylphenylcyclohexanol | 60652-07-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m-Trifluormethylphenylcyclohexanol
英文别名
Cyclohexanol, 1-[3-(trifluoromethyl)phenyl]-;1-[3-(trifluoromethyl)phenyl]cyclohexan-1-ol
1-m-Trifluormethylphenylcyclohexanol化学式
CAS
60652-07-5
化学式
C13H15F3O
mdl
——
分子量
244.257
InChiKey
YJXZDEIPGGURI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5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4
  • 拓扑面积:
    20.2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m-Trifluormethylphenylcyclohexanol对甲苯磺酸 、 sulfur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3-(三氟甲基)联苯
    参考文献:
    名称:
    .sigma.-Sulfurane chemistry. Effect of substituents on the coupling reactions
    摘要:
    DOI:
    10.1021/ja00797a033
  • 作为产物:
    描述:
    间溴三氟甲苯magnesium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1.0h, 生成 1-m-Trifluormethylphenylcyclohex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多个 C−C 键和 C−H 键断裂的自由基交叉偶联实现解构性氰甲基化
    摘要:
    处于起步阶段的自由基交叉偶联对 C-C 键的构建非常有效,但存在选择性问题和有限的反应类型。非常需要有选择地实现激进交叉耦合的新方法。在此,通过自由基交叉偶联开发了一种铁催化的无应变环状和直链醇与乙腈的解构氰甲基化反应。这种前所未有的方法使环己醇的开环功能化能够产生 α-氰甲基酮。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极具挑战性的反应涉及通过烷氧基自由基中间体的 β- 断裂进行两次 C-C 单键断裂,以及两次 C( sp 3 )-H 键转换氢原子转移 (HAT) 过程,导致两个碳自由基物种实现自由基交叉偶联过程,选择性地形成新的 C( sp 3 )−C( sp 3 ) 键。α-芳基酮和 α-芳基取代的叔醇也可以用作底物,产生末端氰基官能化的线性产物,其中酮作为离去片段。在机理上,提出了一种通过原位形成的中间体次氯酸环烷基酯与氯自由基生成烷氧基自由基的新方法。
    DOI:
    10.1002/adsc.2023001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anticonvulsant activity of 1-phenylcyclohexylamine analogs
    作者:Andrew Thurkauf、Brian De Costa、Shunichi Yamaguchi、Mariena V. Mattson、Arthur E. Jacobson、Kenner C. Rice、Michael A. Rogawski
    DOI:10.1021/jm00167a027
    日期:1990.5
    moderate correlation with the affinities for PCP sites. Several analogues exhibited a greater separation of potencies in the motor toxicity and MES seizure tests than did the parent compound PCA. These were obtained by (i) 3-methylation of the cyclohexyl ring trans to the phenyl ring, (ii) methoxylation at the ortho position on the phenyl ring, and (iii) contraction of the cyclohexane ring to form the corresponding
    在小鼠最大电击(MES)癫痫发作试验和运动毒性试验中,检查了38种1-苯基环己胺(PCA),苯环利定(PCP)衍生物的活性。此外,我们确定了化合物对大鼠脑膜中用[3H] -1- [1-(2-(2-噻吩基)环己基]哌啶标记的PCP受体位点的结合亲和力。许多类似物可预防MES发作(ED50为5-41 mg / kg,ip),所有这些化合物均引起运动毒性。运动毒性和MES发作测试的效力与PCP部位的亲和力呈中等程度的相关性。与母体化合物PCA相比,几种类似物在运动毒性和MES癫痫发作试验中表现出更大的效价分离。
  • [EN] BACE-2 INHIBITORY COMPOUNDS AND RELATED METHODS OF USE<br/>[FR] COMPOSÉS INHIBITEURS DE BACE-2 ET PROCÉDÉS D'UTILISATION ASSOCIÉS
    申请人:JORTAN PHARMACEUTICALS INC
    公开号:WO2017066742A1
    公开(公告)日:2017-04-20
    Provided herein are novel compounds of Formulae I-III,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to selectively inhibit BACE2.
    本文提供了一种新型化合物的公式I-III,以及使用这些化合物来选择性抑制BACE2的方法。
  • 一种氰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中山大学
    公开号:CN116462607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惰性氛围、热能和/或光能和/或微波条件中,在催化剂、有机盐、氧化剂和乙腈作用下,式(I)化合物反应得式(Ⅲ)化合物,或式(II)化合物反应得式(Ⅳ)化合物;该方法以廉价易得的环状三级醇或直连三级醇为原料,采用盐‑有机盐为催化体系,以过氧化二叔丁基为氧化剂,一步反应实现醇的断键乙腈化;该反应条件温和、产物易于分离、反应选择性好、产率高、反应底物适用性好。
  • Balsamo,A. et al., Gazzetta Chimica Italiana, 1976, vol. 106, p. 77 - 83
    作者:Balsamo,A.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