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methoxynaphtho[1,8-de][1,3,2]dithiazine 1,1,3,3-tetraoxide | 1296820-9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methoxynaphtho[1,8-de][1,3,2]dithiazine 1,1,3,3-tetraoxide
英文别名
2-methoxy-2H-naphtho[1,8-de][1,3,2]dithiazine 1,1,3,3-tetraoxide;3-methoxy-2λ6,4λ6-dithia-3-azatricyclo[7.3.1.05,13]trideca-1(12),5,7,9(13),10-pentaene 2,2,4,4-tetraoxide
2-methoxynaphtho[1,8-de][1,3,2]dithiazine 1,1,3,3-tetraoxide化学式
CAS
1296820-91-1
化学式
C11H9NO5S2
mdl
——
分子量
299.328
InChiKey
MNBBHQGARNUJN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9
  • 拓扑面积:
    97.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碘萘2-methoxynaphtho[1,8-de][1,3,2]dithiazine 1,1,3,3-tetraoxide吡啶 、 PdCl2(PPh(2-pyr)2)2 、 (1S,4R)-7-bromobicyclo[2.2.1]hept-2-ene 、 caesium carbonate 、 1,7,7-trimethyl-endo-bicyclo[2.2.1]heptan-2-ol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以57 %的产率得到2-萘甲醚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极性反转的 N-O 试剂实现芳基卤化物的邻位 C-H 甲氧基化
    摘要:
    氧取代芳烃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学重要性的分子中,可以用作安装其他官能团的多功能手柄。然而,氧基团直接和位点选择性地安装到常见的芳香族化合物上仍然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当同时需要额外的芳烃官能化时。当前的芳烃 C-H 氧化策略通常需要定向基团或精确预官能化的底物来控制位点选择性。虽然钯/降冰片烯协同催化有望通过与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同时反应实现位点特异性芳烃附近的双功能化,但亲电范围仅限于基于相对“软”元素(如碳、氮和硫)的物种。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与普通芳基卤化物的邻位氧化反应的发展,以快速递送不同的芳基醚。“硬”氧亲电试剂的偶联由稳定的、极性反转的、构象预扭曲的 N-O 试剂实现,并由 C7-溴取代的降冰片烯介质促进。机理研究揭示了作为亲氧试剂的 N-O 试剂与富电子 Pd(II) 亲核试剂之间的独特 SN2 型途径。
    DOI:
    10.1038/s41557-023-01312-z
  • 作为产物:
    描述:
    naphtho<1,8-cd>-1,2-dithiole 1,1,2-trioxide 在 盐酸potassium carbonate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丙酮 为溶剂, 反应 16.0h, 生成 2-methoxynaphtho[1,8-de][1,3,2]dithiazine 1,1,3,3-tetraox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在寻找新的类稳定的硝基氧的合成及反应性的的周围取代Ñ,Ñ -bissulfonylhydroxylamine †往最‡
    摘要:
    从未分离出无环双磺酰基硝基氧化物,其通过断裂而降解。在一方法中以稳定一个bissulfonylnitroxide基团,环状,围取代Ñ,Ñ -bissulfonylhydroxylamine,2-羟基萘并[1,8- de ] [1,3,2]二噻嗪1,1,3,3-四氧化物(1)是通过将亚砜基砜,萘并[1,8- cd ] [1,2]二硫醇1,1,2-三氧化二氮的硫-硫键中正式插入氮原子而制得的。的杂环1被示出为采用通过X射线晶体学沙发的构象,与伪轴向羟基。与无环体系相比,N,N-双磺酰基羟胺1具有较高的热,光化学和水解稳定性。EPR分析表明,用Ce(IV)盐CAN和CTAN氧化1时,形成了相应的双磺酰硝基氧2。虽然2不会发生碎裂,因此无法分离,因为原位发生重整1的氢原子提取。将1和2的稳定性和反应性与已知的环状苯并稠合的N,N-双磺酰基羟胺,N-羟基-O-苯二磺酰亚胺(6)进行比较,并针对其X射
    DOI:
    10.1039/c0ob00976h
  • 作为试剂:
    描述:
    丙烯酸叔丁酯1-碘萘吡啶 、 PdCl2(PPh(2-pyr)2)22-methoxynaphtho[1,8-de][1,3,2]dithiazine 1,1,3,3-tetraoxide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以77%的产率得到(Z)-3-Naphthalen-1-yl-acrylic acid tert-but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极性反转的 N-O 试剂实现芳基卤化物的邻位 C-H 甲氧基化
    摘要:
    氧取代芳烃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学重要性的分子中,可以用作安装其他官能团的多功能手柄。然而,氧基团直接和位点选择性地安装到常见的芳香族化合物上仍然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当同时需要额外的芳烃官能化时。当前的芳烃 C-H 氧化策略通常需要定向基团或精确预官能化的底物来控制位点选择性。虽然钯/降冰片烯协同催化有望通过与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同时反应实现位点特异性芳烃附近的双功能化,但亲电范围仅限于基于相对“软”元素(如碳、氮和硫)的物种。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与普通芳基卤化物的邻位氧化反应的发展,以快速递送不同的芳基醚。“硬”氧亲电试剂的偶联由稳定的、极性反转的、构象预扭曲的 N-O 试剂实现,并由 C7-溴取代的降冰片烯介质促进。机理研究揭示了作为亲氧试剂的 N-O 试剂与富电子 Pd(II) 亲核试剂之间的独特 SN2 型途径。
    DOI:
    10.1038/s41557-023-01312-z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 search of a new class of stable nitroxide: synthesis and reactivity of a peri-substituted N,N-bissulfonylhydroxylamine
    作者:Bhaven Patel、Julie Carlisle、Steven E. Bottle、Graeme R. Hanson、Benson M. Kariuki、Louise Male、John C. McMurtrie、Neil Spencer、Richard S. Grainger
    DOI:10.1039/c0ob00976h
    日期:——
    systems. EPR analysis reveals form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bissulfonylnitroxide 2 upon oxidation of 1 with the Ce(IV) salts CAN and CTAN. Although 2 does not undergo fragmentation, it cannot be isolated, since hydrogen atom abstraction to reform 1 occurs in situ. The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 of 1 and 2 are compared with the known cyclic benzo-fused N,N-bissulfonylhydroxylamine, N-hydroxy-O-benzenedisulfonimide
    从未分离出无环双磺酰基硝基氧化物,其通过断裂而降解。在一方法中以稳定一个bissulfonylnitroxide基团,环状,围取代Ñ,Ñ -bissulfonylhydroxylamine,2-羟基萘并[1,8- de ] [1,3,2]二噻嗪1,1,3,3-四氧化物(1)是通过将亚砜基砜,萘并[1,8- cd ] [1,2]二硫醇1,1,2-三氧化二氮的硫-硫键中正式插入氮原子而制得的。的杂环1被示出为采用通过X射线晶体学沙发的构象,与伪轴向羟基。与无环体系相比,N,N-双磺酰基羟胺1具有较高的热,光化学和水解稳定性。EPR分析表明,用Ce(IV)盐CAN和CTAN氧化1时,形成了相应的双磺酰硝基氧2。虽然2不会发生碎裂,因此无法分离,因为原位发生重整1的氢原子提取。将1和2的稳定性和反应性与已知的环状苯并稠合的N,N-双磺酰基羟胺,N-羟基-O-苯二磺酰亚胺(6)进行比较,并针对其X射
  • Ortho-C–H methoxylation of aryl halides enabled by a polarity-reversed N–O reagent
    作者:Xin Liu、Yue Fu、Zhijie Chen、Peng Liu、Guangbin Dong
    DOI:10.1038/s41557-023-01312-z
    日期:2023.10
    prefunctionalized substrates to control site-selectivity. While palladium/norbornene cooperative catalysis is promising for site-specific arene vicinal difunctionalization through simultaneous reactions with an electrophile and a nucleophile, the electrophile scope has been limited to species based on relatively ‘soft’ elements, such as carbon, nitrogen and sulfur. Here we report the development of an ortho
    氧取代芳烃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物学重要性的分子中,可以用作安装其他官能团的多功能手柄。然而,氧基团直接和位点选择性地安装到常见的芳香族化合物上仍然具有挑战性,尤其是当同时需要额外的芳烃官能化时。当前的芳烃 C-H 氧化策略通常需要定向基团或精确预官能化的底物来控制位点选择性。虽然钯/降冰片烯协同催化有望通过与亲电试剂和亲核试剂同时反应实现位点特异性芳烃附近的双功能化,但亲电范围仅限于基于相对“软”元素(如碳、氮和硫)的物种。在这里,我们报道了与普通芳基卤化物的邻位氧化反应的发展,以快速递送不同的芳基醚。“硬”氧亲电试剂的偶联由稳定的、极性反转的、构象预扭曲的 N-O 试剂实现,并由 C7-溴取代的降冰片烯介质促进。机理研究揭示了作为亲氧试剂的 N-O 试剂与富电子 Pd(II) 亲核试剂之间的独特 SN2 型途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