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oO-phthalocyanine | 26173-1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oO-phthalocyanine
英文别名
Dioxomolybdenum(2+);2,11,20,29,37,39-hexaza-38,40-diazanidanonacyclo[28.6.1.13,10.112,19.121,28.04,9.013,18.022,27.031,36]tetraconta-1,3,5,7,9,11,13,15,17,19(39),20,22,24,26,28,30(37),31,33,35-nonadecaene
MoO-phthalocyanine化学式
CAS
26173-15-9
化学式
C32H16MoN8O2
mdl
——
分子量
640.471
InChiKey
VTLRZTYSCGKQH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89
  • 重原子数:
    43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9.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1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bis(acetylacetonato)dioxidomolybdenum(VI)1,2-二氰基苯 在 1,8-diazabicyclo{5.4.0}undec-7-ene 作用下, 以 正丁醇 为溶剂, 以2%的产率得到MoO-phthalocyan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强有机基邻苯二甲腈合成金属酞菁
    摘要:
    几种金属酞菁(MPc:M=Ni(II)、Co(II)、Zn(II)、Pb(II)、Fe(II)、Sn(II)、Cd(II)、Mg(II) 和 Mn( III)) 是通过在 1,8-二氮杂双环 [5.4.0] 十一碳 - 7-烯存在下加热邻苯二甲腈与金属盐的醇获得的。金属乙酰丙酮化物以及金属卤化物可用作通过该方法制备金属酞菁的金属来源。
    DOI:
    10.1246/cl.1983.31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