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α-9-fluorenylmethyloxycarbonyl-S-allyloxycarbonylaminomethyl-L-cysteine | 232953-09-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α-9-fluorenylmethyloxycarbonyl-S-allyloxycarbonylaminomethyl-L-cysteine
英文别名
Fmoc-Cys(Allocam)-OH;Fmoc-Cys(allyloxycarbonylaminomethyl)-OH;Fmoc-s-allyloxy-amidomethyl-d-cysteine;(2R)-2-(9H-fluoren-9-ylmethoxycarbonylamino)-3-[(prop-2-enoxycarbonylamino)methylsulfanyl]propanoic acid
N<sup>α</sup>-9-fluorenylmethyloxycarbonyl-S-allyloxycarbonylaminomethyl-L-cysteine化学式
CAS
232953-09-2
化学式
C23H24N2O6S
mdl
——
分子量
456.519
InChiKey
VSGLBFCDKZINCU-FQEVSTJZ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8
  • 重原子数:
    32
  • 可旋转键数:
    1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6
  • 拓扑面积:
    139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7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α-9-fluorenylmethyloxycarbonyl-S-allyloxycarbonylaminomethyl-L-cysteine四(三苯基膦)钯 三正丁基氢锡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methylN-(((9H-fluoren-9-yl)methoxy)carbonyl)-S-(acetamidomethyl)-L-cystei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Allylic protection of thiols and cysteine: I: The allyloxycarbonylaminomethyl group
    摘要:
    DOI:
    10.1016/s0040-4020(99)00322-1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2-甲基-2-丙基) N,N'-二[(9H-芴-9-基甲氧基)羰基]-L-半胱氨酰锡酸酯 在 三甲基氯硅烷三丁基膦三氟乙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17h, 生成 Nα-9-fluorenylmethyloxycarbonyl-S-allyloxycarbonylaminomethyl-L-cyste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由 Allocam 保护的肽直接钯介导的树脂上二硫化物形成†
    摘要:
    含二硫键的多肽的合成是肽化学中长期存在的挑战,并且对构建二硫键的广泛适用的方法有着持续的需求。很少有策略可以直接从受保护的对应物在树脂上形成二硫化物。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直接从 Allocam 保护的半胱氨酸在树脂上构建二硫化物的新策略。我们的钯介导方法温和,使用现成的试剂,不需要特殊设备。没有观察到还原的肽中间体或S-烯丙基化产物,并且在最终产物中没有检测到残留的钯。通过催产素 C-羧基类似物的合成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DOI:
    10.1039/c7ob00536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ising the bar on-bead: Efficient on-resin synthesis of α-conotoxin LvIA
    作者:Thilini D. Kondasinghe、Hasina Y. Saraha、Shane T. Jackowski、Jennifer L. Stockdill
    DOI:10.1016/j.tetlet.2018.11.048
    日期:2019.1
    pharmaceutical lead target. On-resin methods for peptide synthesis offer potential synthetic advantages; however, strategies for on-resin formation of multiple disulfides have historically been low-yielding. Here, we harness the reactivity of the Allocam protecting group and employ 3-amino acid spacer strategy to synthesize α4/7-conotoxin LvIA via three different on-resin strategies, each of which results
    α4/7-Conotoxin LvIA 是 α3β2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的异构体选择性抑制剂。这种毒素的有效合成策略对于提高其作为受体功能探针和潜在药物先导靶标的实用性至关重要。树脂上肽合成方法具有潜在的合成优势;然而,在树脂上形成多种二硫化物的策略历来收率较低。在这里,我们利用 Allocam 保护基团的反应性,并采用 3-氨基酸间隔策略通过三种不同的树脂策略合成 α4/7-芋螺毒素 LvIA,每种策略的分离产量均高于之前的完全树脂策略接近。
  • Allylic protection of thiols and cysteine: I: The allyloxycarbonylaminomethyl group
    作者:André Malanda Kimbonguila、Ahmed Merzouk、François Guibé、Albert Loffet
    DOI:10.1016/s0040-4020(99)00322-1
    日期:1999.5
  • Direct palladium-mediated on-resin disulfide formation from Allocam protected peptides
    作者:Thilini D. Kondasinghe、Hasina Y. Saraha、Samantha B. Odeesho、Jennifer L. Stockdill
    DOI:10.1039/c7ob00536a
    日期:——
    The synthesis of disulfide-containing polypeptides represents a long-standing challenge in peptide chemistry, and broadly applicable method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sulfides are in constant demand. Few strategies exist for on-resin formation of disulfides directly from their protected counterparts. We present herein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on-resin construction of disulfides directly from Allocam-protected
    含二硫键的多肽的合成是肽化学中长期存在的挑战,并且对构建二硫键的广泛适用的方法有着持续的需求。很少有策略可以直接从受保护的对应物在树脂上形成二硫化物。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直接从 Allocam 保护的半胱氨酸在树脂上构建二硫化物的新策略。我们的钯介导方法温和,使用现成的试剂,不需要特殊设备。没有观察到还原的肽中间体或S-烯丙基化产物,并且在最终产物中没有检测到残留的钯。通过催产素 C-羧基类似物的合成证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黎芦碱 鳥胺酸 魏因勒卜链接剂 雷迪帕韦二丙酮合物 雷迪帕韦 雷尼托林 锰(2+)二{[乙酰基(9H-芴-2-基)氨基]氧烷负离子} 达托霉素杂质 赖氨酸杂质4 螺[环戊烷-1,9'-芴] 螺[环庚烷-1,9'-芴] 螺[环己烷-1,9'-芴] 螺-(金刚烷-2,9'-芴) 藜芦托素 荧蒽 反式-2,3-二氢二醇 草甘膦-FMOC 英地卡胺 苯芴醇杂质A 苯并[a]芴酮 苯基芴胺 苯(甲)醛,9H-芴-9-亚基腙 芴甲氧羰酰胺 芴甲氧羰酰基高苯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肌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环己基甘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Β环己基丙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O-三苯甲基丝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D-正亮氨酸 芴甲氧羰酰基-6-氨基己酸 芴甲氧羰基-高丝氨酸内酯 芴甲氧羰基-缬氨酸-1-13C 芴甲氧羰基-beta-赖氨酰酸(叔丁氧羰基) 芴甲氧羰基-S-叔丁基-L-半胱氨酸五氟苯基脂 芴甲氧羰基-S-乙酰氨甲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PEG9-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8-琥珀酰亚胺酯 芴甲氧羰基-PEG7-羧酸 芴甲氧羰基-PEG4-羧酸 芴甲氧羰基-O-苄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O-叔丁酯-L-苏氨酸五氟苯酚酯 芴甲氧羰基-O-叔丁基-D-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N6-三甲基硅乙氧羰酰基-L-赖氨酸 芴甲氧羰基-L-苏氨酸 芴甲氧羰基-L-脯氨酸五氟苯酯 芴甲氧羰基-L-半胱氨酸 芴甲氧羰基-L-β-高亮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