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2-bromo-2-methyl-6-heptenoate | 119867-15-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2-bromo-2-methyl-6-hepte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2-bromo-2-methylhept-6-enoate
methyl 2-bromo-2-methyl-6-heptenoate化学式
CAS
119867-15-1
化学式
C9H15BrO2
mdl
——
分子量
235.121
InChiKey
WVNJXLJFZBMWHY-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7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methyl 2-bromo-2-methyl-6-heptenoate五羰基铁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20.0h, 以35%的产率得到methyl trans-2-(bromomethyl)-1-methylcyclopentane-1-carboxyl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金属催化烯烃α-卤代酯和酸的Kharasch环化
    摘要:
    功能化的碳环化合物是通过各种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分子内Kharasch自由基环化反应产生的。几种不饱和单-α-卤代酸酯和酸可通过外封5-己烯基自由基中间体有效地转化为γ-卤代羧基和γ-内酯碳环。环化方法可用于合成融合和桥接的碳环。
    DOI:
    10.1016/s0040-4020(01)86169-x
  • 作为产物:
    描述:
    5-碘-1-戊烯六甲基磷酰三胺正丁基锂二异丙胺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反应 1.83h, 生成 methyl 2-bromo-2-methyl-6-hept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分子内金属催化烯烃α-卤代酯和酸的Kharasch环化
    摘要:
    功能化的碳环化合物是通过各种过渡金属络合物催化的分子内Kharasch自由基环化反应产生的。几种不饱和单-α-卤代酸酯和酸可通过外封5-己烯基自由基中间体有效地转化为γ-卤代羧基和γ-内酯碳环。环化方法可用于合成融合和桥接的碳环。
    DOI:
    10.1016/s0040-4020(01)86169-x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the 4-methyl-1,2-oxazetidine-4-carboxylic acid moiety of the originally proposed halipeptin A and B structures
    作者:Barry B Snider、Jeremy R Duvall
    DOI:10.1016/s0040-4039(03)00542-2
    日期:2003.4
    O-Alkylation of N-hydroxycarbamate 6 with iodo ester 5 affords 15, which was elaborated to mesylate 4. Intramolecular N-alkylation affords methyl N-Boc-4-methyl-1,2-oxazetidine-4-carboxylate (3). The geminal coupling constant of the methylene protons is 8.5 Hz, which is much smaller than the 12.0 Hz reported for halipeptins A and B. This confirms that the halipeptins do not contain an oxazetidinecarboxylic
    N-羟基氨基甲酸酯6与代酯5的O-烷基化反应得到15,其被精制为甲磺酸酯4。分子内的N-烷基化得到N -Boc-4-甲基-1,2-恶唑烷-4-羧酸甲酯(3)。亚甲基质子的双键偶合常数为8.5 Hz,远小于卤代肽A和B报道的12.0 Hz。这证实了卤代肽不含结构1最初提出的恶唑羧酸,而是噻唑啉。修改后的结构2。5的异常O-烷基化 可能是通过电子转移机制进行的。
  • LEE, GARY M.;PARVEZ, M.;WEINREB, STEVEN M., TETRAHEDRON, 44,(1988) N 15, C. 4671-4678
    作者:LEE, GARY M.、PARVEZ, M.、WEINREB, STEVEN M.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