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4-Methoxyphenyl)methin>amino>benzamid | 61195-14-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4-Methoxyphenyl)methin>amino>benzamid
英文别名
N-(4-methoxy-benzyliden)-anthranilic acid amide;N-(4-Methoxy-benzyliden)-anthranilsaeure-amid;Benzamide, 2-[[(4-methoxyphenyl)methylene]amino]-;2-[(4-methoxyphenyl)methylideneamino]benzamide
2-<<(4-Methoxyphenyl)methin>amino>benzamid化学式
CAS
61195-14-0
化学式
C15H14N2O2
mdl
——
分子量
254.288
InChiKey
IQPPMKDQOFSNB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60 °C
  • 沸点:
    472.2±30.0 °C(Predicted)
  • 密度:
    1.14±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64.7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3

SDS

SDS:06638b2bbc8d44751b80d47f7687c80a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喹唑酮系列中的合成—VI:1:2:3:4-四氢-2-芳基-4-氧代喹唑啉的合成
    摘要:
    对N 2-芳基亚氨基甲酰胺的异构体变化的研究已导致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2:3:4-四氢-4-氧代喹唑啉,通过氧化已从中获得了相应的喹唑-4-酮。基于本研究,2-(新合成ö氨基苯基)-3- ħ还报道-quinazol -4-酮(VI)。
    DOI:
    10.1016/0040-4020(57)85008-x
  • 作为产物:
    描述:
    4-甲氧基苯甲醛2-氨基苯甲酰胺 在 Zr5Ce1-UiO-66 metal-organic framework with single-shell hollow structure 作用下, 以 氯仿 为溶剂, 以61%的产率得到2-<<(4-Methoxyphenyl)methin>amino>benzamid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控制串联反应和光反应中选择性的蛋黄-壳和空心 Zr/Ce-UiO-66
    摘要:
    多组分金属有机框架(MOF)的特点之一是微调其活性中心以实现产品选择性。特别是,尽管最近此类努力激增,但在相同拓扑下获得具有精确定制的氧化还原中心的双金属 MOF 中空结构仍然具有挑战性。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名为“簇不稳定”的工程策略,以生成具有中空结构和可调节活性中心的分层多孔 MOF 复合材料。通过用铈部分取代 UiO-66 六核团簇中的锆,形成了不均匀分布的卵黄壳结构(YSS)。通过对YSS前驱体进行酸处理或退火,可以分别获得单壳空心结构(SSHS)或双壳空心结构(DSHS)。SSHS 和 DSHS 的活性中心在种类、价态和空间位置方面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具有不同活性中心和微环境的YSS、SSHS和DSHS在串联反应和光反应中表现出可调的催化活性、反向选择性和高稳定性。
    DOI:
    10.1021/jacs.3c0388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1,2-Dihydro-4-chinazolinone aus Anthranilamiden und Oxoverbindungen – Untersuchungen zum Reaktionsverlauf der Ringschlußreaktion
    作者:Jürgen Lessel
    DOI:10.1002/ardp.19943270905
    日期:——
    Das Erhitzen der Anthranilsäureamide 1a‐c mit Oxoverbindungen ohne Solvens erlaubt die Synthese der 1,2‐Dihydro‐4‐chinazolinone 8–25, unter drastischeren Bedingungen erfolgt bei β‐Dicarbonylverbindungen eine Eliminierung zu den Methylchinazolinonen 26/27; die Reaktionen verlaufen thermodynamisch kontrolliert. Die aus cyclischen β‐Diketonen erhaltenen Enaminone 28/29 erfahren in Eisessig eine Ringtransformation
    在没有溶剂的情况下用含氧化合物加热邻氨基苯甲酸酰胺 1a-c 可以合成 1,2-二氢-4-喹唑啉酮 8-25;在更剧烈的条件下,β-二羰基化合物被消除,得到甲基喹唑啉酮 26/27 ; 反应受热力学控制。从环状 β-二酮获得的烯胺酮 28/29 在冰醋酸中发生环转化,得到喹唑啉基戊酮 34/35,使用微扰方法对此进行解释。
  • Syntheses in the quinazolone series—VI
    作者:T.A. Kilroe Smith、Henry Stephen
    DOI:10.1016/0040-4020(57)85008-x
    日期:1957.1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isomeric change of N2-arylideneorthanilamides has led to the synthesis of a new series of 1:2:3:4-tetrahydro-4-oxoquinazolines from which the corresponding quinazol-4-ones have been obtained by oxidation. Based on the present investigation, a new synthesis of 2-(o-aminophenyl)-3H-quinazol-4-one (VI) is also reported.
    对N 2-芳基亚氨基甲酰胺的异构体变化的研究已导致合成了一系列新的1:2:3:4-四氢-4-氧代喹唑啉,通过氧化已从中获得了相应的喹唑-4-酮。基于本研究,2-(新合成ö氨基苯基)-3- ħ还报道-quinazol -4-酮(VI)。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