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6-dimethoxy-3-propyl-3,4-dihydronaphthalen-1-yl)methanamine hydrochloride | 1313008-46-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6-dimethoxy-3-propyl-3,4-dihydronaphthalen-1-yl)methanamine hydrochloride
英文别名
——
(5,6-dimethoxy-3-propyl-3,4-dihydronaphthalen-1-yl)methanamine hydrochloride化学式
CAS
1313008-46-6
化学式
C16H23NO2*ClH
mdl
——
分子量
297.825
InChiKey
SLFDZCKLKIHIB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4
  • 重原子数:
    20.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4.48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3.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6-dimethoxy-3-propyl-3,4-dihydronaphthalen-1-yl)methanamine hydrochlorideplatinum(IV) oxide氢气三溴化硼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78.0~20.0 ℃ 、405.33 kPa 条件下, 反应 18.5h, 生成 cis-5-(aminomethyl)-7-propyl-5,6,7,8-tetrahydronaphthalene-1,2-diol hydrobro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绘制多巴胺 D1 受体中的儿茶酚结合位点:两个平行系列的双环多巴胺类似物的合成和评价
    摘要:
    最初由雅培实验室报道的一类新型异色满多巴胺类似物对 D 1样受体的选择性比 D 2样受体高100 倍以上。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平行的色满化合物,并表明在杂环中重新定位氧原子会降低效力并赋予这些化合物D 2样受体选择性。计算机模拟支持以下假设:色满系列的药理学改变是由于色满环中的氧和间位之间潜在的分子内氢键-邻苯二酚部分的羟基。这种相互作用重新排列了儿茶酚羟基并破坏了这些配体与 D 1样受体的TM5 中关键丝氨酸残基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这一假设通过一系列平行碳环化合物的合成和药理学评价进行了测试。我们的结果表明,如果去除分子内氢键的潜力,D 1样受体效力和选择性就会恢复。
    DOI:
    10.1002/cmdc.201100010
  • 作为产物:
    描述:
    盐酸 、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Jones reagent 、 PPA 、 二异丁基氢化铝三乙胺 、 zinc(II) iod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乙醇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丙酮甲苯 为溶剂, 反应 95.17h, 生成 (5,6-dimethoxy-3-propyl-3,4-dihydronaphthalen-1-yl)methanamine hydro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绘制多巴胺 D1 受体中的儿茶酚结合位点:两个平行系列的双环多巴胺类似物的合成和评价
    摘要:
    最初由雅培实验室报道的一类新型异色满多巴胺类似物对 D 1样受体的选择性比 D 2样受体高100 倍以上。我们合成了一系列平行的色满化合物,并表明在杂环中重新定位氧原子会降低效力并赋予这些化合物D 2样受体选择性。计算机模拟支持以下假设:色满系列的药理学改变是由于色满环中的氧和间位之间潜在的分子内氢键-邻苯二酚部分的羟基。这种相互作用重新排列了儿茶酚羟基并破坏了这些配体与 D 1样受体的TM5 中关键丝氨酸残基之间的关键相互作用。这一假设通过一系列平行碳环化合物的合成和药理学评价进行了测试。我们的结果表明,如果去除分子内氢键的潜力,D 1样受体效力和选择性就会恢复。
    DOI:
    10.1002/cmdc.2011000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