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tributyl-(2,3,5,6-tetrafluoro-4-methoxyphenyl)stannane
tributyl-(2,3,5,6-tetrafluoro-4-methoxyphenyl)stannane | 1185745-92-9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类化合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tributyl-(2,3,5,6-tetrafluoro-4-methoxyphenyl)stannane
英文别名
——
CAS
1185745-92-9
化学式
C
19
H
30
F
4
OSn
mdl
——
分子量
469.15
InChiKey
RGCCFIUCAVZZF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31
重原子数:
25.0
可旋转键数:
11.0
环数:
1.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8
拓扑面积:
9.23
氢给体数:
0.0
氢受体数:
1.0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tributyl-(2,3,5,6-tetrafluoro-4-methoxyphenyl)stannane
、 N,N'-Bis-<2,4,6-Trimethylphenyl>-oxalimidoylchlorid 在
copper(l) iodid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15.0h, 以76%的产率得到N,N′-dimesityl-1,2-bis(4-methoxy-2,3,5,6-tetrafluorophenyl)-ethane-1,2-dii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碘化铜介导的双(亚胺酰氯)和芳基锡烷合成 α-二亚胺配体
摘要:
芳基取代的 α-二亚胺是通过操作简单的碘化铜介导的多氟(氯)芳基三丁基锡烷和双(亚胺酰氯)之间的 Stille 型偶联制备的。反应在商业级N,N-二甲基甲酰胺 (DMF) 溶剂中在 70 °C 下进行,不需要添加剂或碱。对于芳环上具有两个或多个氟或氯取代基的芳基锡烷,偶联是成功的。产品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获得。这种方法允许简单合成可能用于烯烃聚合以及其他催化转化的 α-二亚胺配体。
DOI:
10.1021/acs.organomet.2c00264
作为产物:
描述:
2,3,5,6-四氟茴香醚
、
三丁基氯化锡
在
正丁基锂
作用下, 以
乙醚
为溶剂, 生成
tributyl-(2,3,5,6-tetrafluoro-4-methoxyphenyl)stanna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气相自组装:具有大非线性光学响应的小分子发色团前体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将具有大一阶超极化率 (beta) 的分子非线性光学 (NLO) 发色团有效地组织成用于电光 (EO) 应用的无心微结构代表了重大的材料合成和加工挑战,部分原因是促进中心对称组织的发色团间偶极相互作用。在这里,我们报告了一系列八种杂芳族有机发色团的计算建模、合成和表征,这些发色团旨在通过定向氢键网络从气相自组织成无心薄膜。沿分子长轴引入 α、ω-供体-受体氢键取代基可调节超极化性、挥发性、热稳定性、成膜特性和宏观 NLO 响应(chi((2)))等特性。DFT 级分子建模、INDO/S 光学性质分析和总和夸大计算表明,与典型的无氟发色团相比,分子核氟化和氢键供体掺入可以将 beta(vec) 增加多达 40 倍。此外,在生色团 pi 供体取代基和氢键供体位点之间包含空间诱导的联苯共轭去耦使 beta 增加了大约 50%。实验薄膜二次谐波 (SHG) 光谱证实了计算响应的这些趋势,chi((2))
DOI:
10.1021/ja900131y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5,5'',6,6'',7,7'',8,8''-八氢-3,3''-二叔丁基-1,1''-二-2-萘酚,双钾盐
(S)-盐酸沙丁胺醇
(S)-溴烯醇内酯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N-Fmoc-氨基甲基吡咯烷盐酸盐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3-(叔丁基)-4-(2,6-二异丙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3,3''-双([[1,1''-联苯]-4-基)-[1,1''-联萘]-2,2''-二醇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2,2'',3,3''-四氢-6,6''-二-9-菲基-1,1''-螺双[1H-茚]-7,7''-二醇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6,6)-苯基-C61己酸甲酯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5R)-3,3a,8,8a-四氢茚并[1,2-d]-1,2,3-氧杂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S,8aR)-2-(吡啶-2-基)-8,8a-二氢-3aH-茚并[1,2-d]恶唑
(3aS,3''aS,8aR,8''aR)-2,2''-环戊二烯双[3a,8a-二氢-8H-茚并[1,2-d]恶唑]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3S,3aR)-2-(3-氯-4-氰基苯基)-3-环戊基-3,3a,4,5-四氢-2H-苯并[g]吲唑-7-羧酸
(3R,3’’R,4S,4’’S,11bS,11’’bS)-(+)-4,4’’-二叔丁基-4,4’’,5,5’’-四氢-3,3’’-联-3H-二萘酚[2,1-c:1’’,2’’-e]膦(S)-BINAPINE
(3-三苯基甲氨基甲基)吡啶
(3-[(E)-1-氰基-2-乙氧基-2-hydroxyethenyl]-1-氧代-1H-茚-2-甲酰胺)
(2′′-甲基氨基-1,1′′-联苯-2-基)甲烷磺酰基铝(II)二聚体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4S)-Fmoc-4-三氟甲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3R)-3-(叔丁基)-2-(二叔丁基膦基)-4-甲氧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二甲氧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有机阴离子
有机氧化合物
有机硫化合物
碳化物
苯类化合物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叠烯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乙炔化物
卡宾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有机阳离子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盐
苯丙烷和聚酮
有机金属化合物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p-nitrobenzyl <4-(3-carbomethoxy-2-propen-1-yl)azetidin-2-on-1-yl>triphenylphosphoranylideneacetate
下一个:(2R,3R,5S,7R,8S)-7-hydroxy-4,14,16-trioxa-9-azapentacyclo[9.7.0.02,8.03,5.013,17]octadeca-1(18),11,13(17)-trien-10-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