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bromobenzyl)oxy)phenyl)(phenyl)methanone | 54589-4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bromobenzyl)oxy)phenyl)(phenyl)methanone
英文别名
——
(4-((4-bromobenzyl)oxy)phenyl)(phenyl)methanone化学式
CAS
54589-43-4
化学式
C20H15BrO2
mdl
——
分子量
367.242
InChiKey
AUGDRVAHOUSWH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6
  • 重原子数:
    23.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4-bromobenzyl)oxy)phenyl)(phenyl)methanon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甲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170.0 ℃ 、1.03 MPa 条件下, 反应 4.0h, 生成 1-(4-((4-bromobenzyl)oxy)phenyl)-N-methyl-1-phenylmethanami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具有有效体外抗增殖活性的新型乙酰胺基血红素加氧酶 1 抑制剂
    摘要:
    血红素加氧酶-1 (HO-1) 促进血红素分解代谢,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发挥细胞保护作用。在此,我们报告了新型 HO-1 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分子建模和生物学评价。具体来说,固定了中心间隔基中的酰胺连接体和咪唑,并对药效团所需的疏水部分进行了很大程度的修饰。在许多肿瘤中,HO-1 的过度表达与不良预后和化疗耐药相关,表明抑制 HO-1 作为一种可能的抗肿瘤策略。因此,化合物7i和7l – p因其对抗 HO-1 的效力而出现,并研究了它们对前列腺 (DU145)、肺癌 (A549) 和胶质母细胞瘤 (U87MG、A172) 癌细胞的抗癌活性。所选化合物对 U87MG 细胞表现出最佳活性。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7l的细胞内酶HO-1活性、表达水平以及对细胞侵袭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胞外释放的影响。获得的数据表明7l可以通过调节HO-1表达来降低细胞侵袭性。
    DOI:
    10.1021/acs.jmedchem.1c00633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溴溴苄4-羟基-二苯甲酮potassium carbonate 、 potassium iodide 作用下, 以 丙酮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5%的产率得到(4-((4-bromobenzyl)oxy)phenyl)(phenyl)meth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具有有效体外抗增殖活性的新型乙酰胺基血红素加氧酶 1 抑制剂
    摘要:
    血红素加氧酶-1 (HO-1) 促进血红素分解代谢,在正常细胞和癌细胞中发挥细胞保护作用。在此,我们报告了新型 HO-1 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分子建模和生物学评价。具体来说,固定了中心间隔基中的酰胺连接体和咪唑,并对药效团所需的疏水部分进行了很大程度的修饰。在许多肿瘤中,HO-1 的过度表达与不良预后和化疗耐药相关,表明抑制 HO-1 作为一种可能的抗肿瘤策略。因此,化合物7i和7l – p因其对抗 HO-1 的效力而出现,并研究了它们对前列腺 (DU145)、肺癌 (A549) 和胶质母细胞瘤 (U87MG、A172) 癌细胞的抗癌活性。所选化合物对 U87MG 细胞表现出最佳活性。进一步研究了化合物7l的细胞内酶HO-1活性、表达水平以及对细胞侵袭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胞外释放的影响。获得的数据表明7l可以通过调节HO-1表达来降低细胞侵袭性。
    DOI:
    10.1021/acs.jmedchem.1c006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atiometric Hg<sup>2+</sup> /Ag<sup>+</sup> Probes with Orange Red-White-Blue Fluorescence Response Constructed by Integrating Vibration-Induced Emission with an 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 Motif
    作者:Yiru Li、Yang Liu、Haitao Zhou、Wei Chen、Ju Mei、Jianhua Su
    DOI:10.1002/chem.201700945
    日期:2017.7.12
    Two novel ratiometric fluorometric probes 6 a and 6 b have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or the detection of Hg2+ and Ag+, respectively. Each of these probes is comprised of a 9,14‐diphenyl‐9,14‐dihydrodibenzo[a,c]phenazine (DPAC) skeleton, a tetraphenylethylene (TPE) unit, and two thymine/adenine groups. In this proof‐of‐concept work, the DPAC unit featuring vibration‐induced emission (VIE) characteristics
    两种新型比率荧光探针6和图6b已经设计并用于检测的合成2+和Ag +分别。这些探针均由9,14-二苯基-9,14-二氢二苯并[ a,c ]吩嗪(DPAC)骨架,四苯基乙烯(TPE)单元和两个胸腺嘧啶/腺嘌呤基团组成。在这项概念验证工作中,具有振动诱发发射(VIE)特性的DPAC单元用作双重发射发色剂,而以聚集诱发发射(AIE)特性而闻名的TPE部分则主要发挥作用。作为信号放大器。胸腺嘧啶/腺嘌呤基团与Hg 2+ / Ag +之间的配位导致聚集体的形成,其限制了DPAC的分子内振动和TPE的分子内旋转,激活了TPE的AIE效应,并导致DPAC弯曲。因此,总体荧光从穿过白光区域的中度橙红色(I橙红色)变为强烈的蓝光(I blue),同时在475 nm处增强了荧光,并且荧光比值显着增加。我蓝色/我橘红色。此外,6 a / 6 b对Hg 2+ / Ag +的灵敏性已经由检测极限,这是低至6.1ñ证明米和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