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5-(4-甲酰基苯基)吡啶-3-基]苯甲醛 | 171820-00-1

中文名称
4-[5-(4-甲酰基苯基)吡啶-3-基]苯甲醛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pyridine-3,5-diyldibenzaldehyde
英文别名
4,4’-pyridine-3,5-diyldibenzaldehyde;3,5-Bis(4-formylphenyl)pyridine;4-[5-(4-formylphenyl)pyridin-3-yl]benzaldehyde
4-[5-(4-甲酰基苯基)吡啶-3-基]苯甲醛化学式
CAS
171820-00-1
化学式
C19H13NO2
mdl
——
分子量
287.318
InChiKey
XVNFQWBLQRNJT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4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5-(4-甲酰基苯基)吡啶-3-基]苯甲醛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乙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44.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手性双磷酰胺作为四氯硅烷介导反应的有机催化剂
    摘要:
    研究了能够促进路易斯碱催化的路易斯酸介导的反应的新型手性双齿磷酰胺结构的形成。合成了两类不同的磷酰胺:一类是邻苯二甲酸/伯二胺部分,旨在通过氢键进行自组装识别过程;第二个的特点是存在两个磷酰胺作为连接到中央吡啶单元的侧臂,能够以 2:1 的加合物螯合 SiCl4。在苯甲醛和一些其他芳香醛与烯丙基三丁基锡的立体选择性烯丙基化反应中,在 SiCl4 存在下,测试了这些物质作为有机催化剂,结果良好。核磁共振研究证实,只有基于吡啶的磷酰胺才能有效地与四氯硅烷配位,并可能导致产生作为反应促进剂的自组装实体。尽管需要进一步的工作来澄清和确认假设的加合物的形成,但该研究为手性超分子有机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奠定了基础。
    DOI:
    10.3390/molecules22122181
  • 作为产物:
    描述:
    3,5-二溴吡啶4-甲酰基苯硼酸四(三苯基膦)钯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69%的产率得到4-[5-(4-甲酰基苯基)吡啶-3-基]苯甲醛
    参考文献:
    名称:
    咪唑-吡啶荧光团的生物成像,抗菌和抗真菌特性:合成,表征和溶剂变色。
    摘要:
    使用铃木偶联,然后进行多组分环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通过苯基与吡啶部分相连的咪唑衍生物。从光谱((1)H NMR,(13)C NMR,质量)和合成化合物的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获得的结果与其化学结构非常吻合。在具有不同极性的各种溶剂中进行的UV-Vis和荧光研究表明,这些化合物对微环境的极性敏感。此外,基于Kamlet-Taft和Catalán新的四参数溶剂规模的多线性回归分析导致溶剂变色,并且主要受溶剂极化率和环境的双极性影响。还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化合物的电化学稳定性。通过使用荧光显微镜,成功地利用了具有高量子效率的化合物的优异荧光性质来探测细菌。此外,还通过盘扩散测定法对一种化合物对一种革兰氏阳性细菌,三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抗菌和抗真菌活性进行了研究。MPBI对革兰氏阴性菌和TPBI对革兰氏阳性菌和3PBI对白色念珠菌具有相对较好的抑制作用。三种革兰氏阴性菌和白色念珠菌。MP
    DOI:
    10.1016/j.jphotobiol.2013.08.01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trollable encapsulation of silver nanoparticles by porous pyridine-bas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for efficient CO<sub>2</sub> conversion using propargylic amines
    作者:Yize Zhang、Xingwang Lan、Fanyong Yan、Xingyue He、Juan Wang、Luis Ricardez-Sandoval、Ligong Chen、Guoyi Bai
    DOI:10.1039/d1gc04028f
    日期:——
    influence on the catalytic activity and stability. Importantly, Ag@2,6-FPP-TAPT with ultrasmall nanoparticles exhibits a record-level catalytic activity with an unexpectedly high turnover frequency (TOF) of 964 h−1, which far exceeds that of previously reported catalysts. The enhanced activity of Ag@2,6-FPP-TAPT is attributed to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among its ultrasmall particle size, enhanced mass transfer
    将 CO 2转化为具有附加值的化学品是生产有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的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在这项工作中,我们展示了两种具有丰富孔隙率的吡啶基共价有机骨架 (COF) 用于纳米颗粒的尺寸控制合成,显示出对炔丙胺与 CO 2的羧化环化的出色催化活性在温和的条件下。实验表征方法阐明,骨架中的吡啶-N 不仅可以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将位点固定在孔隙中,而且可以通过调节吡啶-N 的位置将它们选择性地限制在不同孔隙中的特定尺寸,这对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重要的是,具有超小纳米颗粒的 Ag@2,6-FPP-TAPT 表现出创纪录平的催化活性,其周转频率 (TOF) 出人意料地高达 964 h -1,远远超过先前报道的催化剂。Ag@2,6-FPP-TAPT 的活性增强归因于其超小粒径、增强传质、吸附和活化炔丙基胺和 CO 2之间的协同作用. 最重要的是,连续流支持具有完全转化和高 TOF 值的可扩展制备能力。
  • Synthesis of chiral nonracemic polyimine macrocycles from cyclocondensation reactions of biaryl and terphenyl aromatic dicarboxaldehydes and 1R,2R-diaminocyclohexane
    作者:Nikolai Kuhnert、Chirag Patel、Fatemeh Jami
    DOI:10.1016/j.tetlet.2005.08.155
    日期:2005.10
    The synthesis of biaryl and terphenyl dicarboxaldehydes using Suzuki coupling methodology and their macrocyclisation reactions with 1R,2R-diaminocyclohexane yielding novel polyimine macrocycles derived from the [2+2] and [3+3] cyclocondensation reactions is presented. The ratio of products was found to depend on the overall geometry of the dicarboxaldehydes. (c) 2005 Published by Elsevier Ltd.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2,2'',6,6''-四甲氧基-4,4''-双(二苯基膦基)-3,3''-联吡啶(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N'-亚硝基尼古丁 (R)-DRF053二盐酸盐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S)-(-)-[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双(乙腈)铁(II)六氟锑酸盐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1'R,2'S)-尼古丁1,1'-Di-N-氧化物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氯苯那敏-D6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韦德伊斯试剂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布索坦杂质66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雷索替丁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扎那韦中间体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镉,二碘四(4-甲基吡啶)- 锌,二溴二[4-吡啶羧硫代酸(2-吡啶基亚甲基)酰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