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Oxan-2-YL)butanal | 183867-48-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Oxan-2-YL)butanal
英文别名
——
4-(Oxan-2-YL)butanal化学式
CAS
183867-48-3
化学式
C9H16O2
mdl
——
分子量
156.225
InChiKey
CVMXZASFCBITOA-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1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9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4-(Oxan-2-YL)butanalL-脯氨酸scandium tris(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12.0h, 生成 1-Oxa-spiro[5.5]undecane-7,7-dicarboxylic acid dim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Room Temperature Hydroalkylation of Electron-Deficient Olefins:  sp3 C−H Functionalization via a Lewis Acid-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Redox Event
    摘要:
    A practical method for the intramolecular hydroalkylation of electron-deficient olefins has been developed. The direct transformation of benzylic, tertiary, and sterically hindered secondary sp3 C-H bonds into C-C bonds under the action of a catalytic amount of a variety of Lewis acids is described. The mechanism of these transformations is proposed to involve a tandem hydride transfer/cyclization sequence.
    DOI:
    10.1021/ja053337f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大豆脂氧合酶对非天然底物的酶促不对称羟基化作用
    摘要:
    模仿带有非离子羟基末端带有间隔修复基团的天然底物(亚油酸)的替代底物,用大豆脂氧合酶进行不对称羟基化。假体修饰剂提供了酶促识别所需的缺失结构特征,并通过其高疏水含量控制了反应的区域化学结果。pH对区域化学的影响清楚地表明,所有底物都只能以一种方向将其自身定位在大豆脂氧合酶的活性位点上,从而导致通过在ω-6碳上的氧化作用而形成氢过氧化物。
    DOI:
    10.1016/s0957-4166(01)00381-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同类化合物

(3S,4R)-3-氟四氢-2H-吡喃-4-胺 鲁比前列素中间体 顺式-3-溴<2-(2)H>四氢吡喃 顺-4-氨基四氢吡喃-3-醇 顺-4-(四氢吡喃-2-氧)-2-丁烯-1-醇 顺-3-Boc-氨基-四氢吡喃-4-羧酸 锡烷,三丁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1-炔丙基]- 螺[金刚烷-2,2'-四氢吡喃]-4'-醇 蒿甲醚四氢呋喃乙酸酯 蒜味伞醇B 蒜味伞醇A 茉莉吡喃 苯基2,4-二氯-5-氨磺酰苯磺酸酯 苄基2,3-二-O-乙酰基-4-脱氧-4-C-硝基亚甲基-β-D-阿拉伯吡喃果糖苷 膜质菊内酯 红没药醇氧化物A 红没药醇氧化物 科立内酯 硅烷,(1,1-二甲基乙基)二甲基[[4-[(四氢-2H-吡喃-2-基)氧代]-5-壬炔基]氧代]- 甲磺酸酯-四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甲基[(噁烷-3-基)甲基]胺 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烷-2-羧酸酯 甲基4-脱氧吡喃己糖苷 甲基3-脱氧-3-硝基-beta-L-核吡喃糖苷 甲基2,4,6-三脱氧-2,4-二-C-甲基吡喃葡己糖苷 甲基1,2-环戊烯环氧物 甲基-[2-吡咯烷-1-基-1-(四氢-吡喃-4-基)-乙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4-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盐酸盐 甲基-(四氢吡喃-2-甲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 甲基-(四氢-吡喃-3-基)-胺盐酸盐 甲基-(4-吡咯烷-1-甲基四氢吡喃-4-基)-胺 甲基(5R)-3,4-二脱氧-4-氟-5-甲基-alpha-D-赤式-吡喃戊糖苷 环氧乙烷-2-醇乙酸酯 环己酮,6-[(丁基硫代)亚甲基]-2,2-二甲基-3-[(四氢-2H-吡喃-2-基)氧代]-,(3S)- 环丙基-(四氢-吡喃-4-基)-胺 玫瑰醚 独一味素B 溴-六聚乙二醇-四氢吡喃醚 氯菊素 氯丹环氧化物 氨甲酸,[[(四氢-2H-吡喃-2-基)氧代]甲基]-,乙基酯 氨甲酸,[(4-氨基四氢-2H-吡喃-4-基)甲基]-,1,1-二甲基乙基酯(9CI) 氧杂-3-碳酰肼 氧化氯丹 正-(四氢-4-苯基-2h-吡喃-4-基)乙酰胺 次甲霉素 A 桉叶油醇